山马兰
《中华本草》:山马兰
拼音注音
Shān Mǎ Lán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菊科植物山马兰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Kalimeris lautureana (Debx.) Kitam. [Boltonia lautureana Debx.]采收和储藏:8-9月采收,洗净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山马兰 多年生草本,高50-100cm。茎直立,单生或2-3个簇生,具沟纹,被白色向上的糙毛,上部分枝。叶互生;无柄;叶片厚或近革质。下部叶花期枯萎;中部叶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,长3-6cm,稀9cm,宽0.5-2cm,稀至4cm,先端渐尖或钝,基部渐狭,有疏齿或羽状浅裂,两面疏被短糙毛或无毛;分枝上的叶条状披针形,全缘。头状花序单生于分枝顶端且排成伞房状,直径2-3.5cm;总苞半球形,径10-14mm;总苞片3层,外层较短,长椭圆形,内层倒披针状长椭圆形,长5-6mm,宽2-3mm,边缘膜质,有睫毛;舌状花淡蓝色,长1.5-2cm,宽2-3mm,管部长约1.8mm;管状花黄色,长约4mm。瘦果倒卵形,长3-4mm,贡约2mm,扁平,淡褐色,疏被短柔毛,有浅色边肋或偶呈三棱形;冠毛淡红色,长0.5-1mm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山坡、草原或灌丛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东北、华北、陕西、山东、江苏、河南。
性味
味苦;性寒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;止血。主感冒发热;咳嗽;急性咽炎;扁桃体炎;传染性肝炎;胃;十二指肠溃疡;疮疖肿毒;乳腺炎;外伤出血。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0-15g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一点红
- 算盘七
- 葫芦
- 中华短肠蕨
- 脓见愁根
- 海蛇
- 蛤蚧
- 女儿红根
- 麦奴
- 赤瓟根
- 鳍蓟
- 苦玄参
- 二色补血草
- 孜然
- 高山大戟
- 功劳叶
- 鸢嘴
- 蛾药
- 鸡子白
- 野藿香
- 鮧鱼鳔
- 辣薄荷
- 广西美登木
- 鲈鲤
- 大黄
- 三叶茶
- 挪挪果
- 蜣螂
- 八月瓜
- 螃蟹甲
- 老米酒树
- 臭牡丹根
- 茄子
- 托里贝母
- 钝叶蔷薇
- 芦竹笋
- 紫楠叶
- 赤地榆
- 崖姜
- 耳叶排草
- 沼生柳叶菜
- 鮧鱼目
- 马鞍叶
- 黄花远志
- 风藤
- 鹅骨梢
- 黑藁本
- 蚍子草
- 茸毛木蓝
- 胆汁
- 粉绿益母草
- 狍茸
- 骨牌蕨
- 无距耧斗菜
- 珍珠
- 贵州远志
- 牡荆沥
- 苦丁茶
- 丝瓜蒂
- 珍珠伞
- 竹节蓼
- 熊脂
- 长瓦韦
- 长梗郁李
- 芡实根
- 华中瘤足蕨
- 挖耳草
- 鸡血藤
- 罗裙带根
- 菰
- 砖子苗
- 紫萁苗
- 青灰叶下珠
- 尿泡草
- 竹节海棠
- 泥胡菜
- 枣核
- 鸡(土从)
- 短萼蜂斗草
- 棕榈根
- 枝儿条
- 昆布
- 木香花
- 南方露珠草
- 独蕨箕
- 刺藦苓草
- 赤小豆芽
- 鸡骨香
- 黄蜀葵子
- 黑塔子叶
- 竹叶兰
- 榆拟层孔菌
- 芜菁
- 腊雪
- 雉肝
- 芙蓉叶
- 苦石莲
- 麻鱼胆
- 牛蒡茎叶
- 马绊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