红鸡踢香
《中华本草》:红鸡踢香
拼音注音
Hónɡ Jī Tī Xiānɡ
别名
金背藤、红面将军、金耳环、羊奶奶。
英文名
Stem and leaf of Henry Elaeagnus
出处
出自《陆川本草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胡颓子科植物宜昌胡颓子的茎、叶。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Elaeagnus henryi Earb.
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收,鲜用或晒干。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Elaeagnus henryi Earb.
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收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宜昌胡颓子 常绿直立灌木,高3-5m。具刺,刺长8-20mm;幼枝淡褐色,密被鳞片。叶互生;叶柄长8-15mm;叶片革质,宽椭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,长6-15cm,宽3-5cm,先端渐尖或急尖,基部阔楔形,上面深绿色,下面银白色,密被白色或散生少数褐色鳞片。花银白色,密被鳞片,1-5朵生于叶腋短小枝上成短总状花序,花枝锈色,长3-6mm;花梗长2-5mm,花被筒管状漏斗形,长6-8mm,上部4裂,裂片三角形;雄蕊4,花丝极短;花往直立或稍弯曲,无毛。果实长圆形,多汁,长约18mm,幼时被银白色和散生少数褐色鳞片,成熟时红色。花期10-11月,果期翌年4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450-2300m的疏林或灌丛中。
资源分布:分布于西南及陕西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湖北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等地。
资源分布:分布于西南及陕西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湖北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等地。
性味
甘;性温
归经
膀胱;肺;肝经
功能主治
散瘀消肿;接骨止痛;平喘止咳。主跌打肿痛;骨折;风湿骨痛;哮喘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9-15g;或浸酒。外用:适量,捣碎,酒炒敷。
各家论述
1.《陆川本草》:驳骨散积,消肿止痛。治跌打骨折,损伤肿痛,风湿骨痛。
2.《广西药植名录》:止痛,止咳。治风湿腰痛,哮喘,黄肿,跌打。
2.《广西药植名录》:止痛,止咳。治风湿腰痛,哮喘,黄肿,跌打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红鸡踢香
拼音注音
Hónɡ Jī Tī Xiānɡ
别名
金背藤、红面将军、金耳环(《广西药植名录》)。
出处
《陆川本草》
来源
为胡颓子科植物宜昌胡颓子的茎叶。全年可采。
原形态
常绿直立或蔓性灌木,长可达6米。小枝圆柱形,红棕色,密被鳞毛。叶革质;叶形变化较大,自长椭圆形、卵状椭圆形至长椭圆状披钟形,长5~12厘米,宽2~5厘米,先端钝或短尖或渐尖,基部楔形至圆形,上面光滑,下面有银灰色鳞片;叶柄长8~16毫米,红棕色。花2~10朵,簇生叶腋,银白色;花梗长2~3毫米;花全长(连子房及裂片)8~12毫米,花被筒管状,上部4裂,内被银白色与棕色鳞毛;雄蕊4;雌蕊1,花柱无毛。果实狭长椭圆形,长约18毫米,成熟时红色,有显着的棱,果柄长12毫米。
生境分布
分布四川、湖北、湖南、江西、安徽、浙江、贵州、广西等地。
性味
《陆川本草》:"性温,味苦。"
功能主治
①《陆川本草》:"驳骨散积,消肿止痛。治跌打骨折,损伤肿痛,风湿骨痛。"
②《广西药植名录》:"止痛,止咳。治风湿腰痛,哮喘,黄肿,跌打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浸酒,3~5钱。外用:捣碎,酒炒敷患处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金鸡纳
- 金顶蘑
- 金鱼
- 锯鲨胆
- 鲫鱼子
- 金腰子
- 黑石耳
- 野高粱
- 金老梅根
- 鸡屎藤
- 金钗
- 金钗凤尾蕨
- 鲫鱼胆
- 金铁锁
- 青灰叶下珠
- 鲫鱼藤
- 金鱼藻
- 降真香
- 金鱼藤
- 金鸡尾巴草根
- 驹胞衣
- 狗泡草
- 金色狗尾草
- 铰剪藤
- 锯齿王根
- 金腰燕
- 金银花露
- 亮叶桦皮
- 金老梅枝
- 金腰箭
- 金钗股
- 金背枇杷叶
- 金背枇杷果
- 淡豆豉
- 金背枇杷花
- 香薷
- 雪三七
- 海桑
- 雪山鼠尾草
- 翅茎蜂斗草
- 淡味当药
- 香青兰
- 香面叶
- 香茅
- 香叶子
- 红花点地梅
- 香胶木叶
- 香椿子
- 雪山芪
- 香花菜
- 香榧草
- 鳕鱼
- 雪灵芝
- 香果树
- 白背叶根
- 须叶藤叶
- 香果脂
- 五香藤
- 脱力草
- 香石藤果
- 降龙草
- 香蕉根
- 香茅根
- 红背酸藤
- 香胶木根皮
- 香构
- 香附
- 香芋
- 香唐松草
- 香橼根
- 香蓼
- 木椒根
- 珠果黄紫堇
- 雪山一支蒿
- 凤尾七
- 雪茶
- 芋头
- 胡葱子
- 铁精
- 毛诃子
- 黑芝麻
- 梧桐
- 雪见草根
- 雪人参
- 匐地龙
- 雪山林
- 雪猪油
- 赤楠蒲桃叶
- 木瓜枝
- 猪毛蕨
- 蚕豆荚壳
- 香樟根
- 岗柃
- 鳗鲡鱼
- 须花参
- 铁脚威灵仙叶
- 绣球花
- 单叶铁线莲
- 回心草
- 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