花蜘蛛
《中华本草》:花蜘蛛
拼音注音
Huā Zhī Zhū
别名
斑蜘蛛
英文名
golden spider
出处
始载于《中国药用动物志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园蛛科动物横纹金蛛的全体或网丝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Argiope bruennichii ( Scopoli).采收和储藏:随捕随用,鲜用。
原形态
横纹金蛛;雌蛛体长18-22mm,雄蛛体长5.9mm。雌蛛头胸部呈卵圆形,背面灰黄色,密被银白色毛。螯肢基节、触肢颚叶和下唇皆色。中窝横向排列,中窝、颈沟和放射沟皆深灰色,胸板中央黄色,边缘棕色。步足黄色,上有黑点及黑色刺,自膝节至后跗节各节部有黑色轮纹,腹部长椭圆形,背面黄色,前端两侧肩部各有一隆起。自前至后共有10条左右黑褐色横纹,故名横纹金蛛,腹部腹面中央有黑色斑,两侧各有一条黄色纵纹。外雌器的垂体楔状。雄蛛体色不如雌蛛鲜丽,腹部背面淡黄色,无黑色横纹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活于阳光照射的草丛、潮湿地带,一般在草上或田边结网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吉林、辽宁、山东、江苏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湖北、湖南、广东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
形状
性状鉴别,本品头胸部、腹部与步足都断落不整,但可见完整的椭圆形的腹部,呈淡黄色,上面有黑色横纹,断落的步足淡黄色,带有黑色的轮纹及黑刺,并有褐色的细糙毛。体轻,质脆。气微,味微苦、咸。
化学成分
消化液含碱性蛋白酶(alka-line protenase),具弹性组织解离(elastolytic)及弱的胰凝乳蛋白酶(chemotryptic)活性。排泄物中含胍(guanine) 化合物占总氮的85%以上。血含血蓝蛋白(hemocyanin),分子量79,000,全体含白质、脂肪、糖类等。
性味
味微苦;性平;小毒
归经
肾经
功能主治
益肾兴阳;解毒消肿。主阳痿;痈肿疔毒;痔疮瘘管
用法用量
内服:研末入丸、散,0.5-1g,或每日1只。外用:适量,研开撒或调敷。
各家论述
《中国药用动物志》:有解毒的功能。主治瘰疬、疮肿及毒蛇咬伤等症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花蜘蛛
拼音注音
Huā Zhī Zhū
别名
蜘蛛、花结蛛、金蛛
来源
节肢动物门蛛形纲金蛛科金蛛Coganargiope amoena Koch,以全虫入药。
生境分布
江苏。
性味
微苦,微寒。有小毒。
功能主治
解毒消肿,截疟。主治蛇咬伤,温疟,疔毒疮肿等症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五齿剑
- 麦门冬
- 牛伴木
- 韭根
- 乔木刺桐
- 水稻清乳汁
- 青鳞鱼
- 豆列当
- 松蒿
- 郁金香根
- 亮光菜
- 马肠薯蓣
- 骆驼蓬子
- 老鼠刺
- 柞蚕蛹
- 白果树皮
- 黑鹅脚板
- 黄鼠狼
- 水葫芦苗
- 鸐雉
- 楤木花
- 水红木叶
- 松树皮
- 水仙花
- 鱼脑石
- 天脚板果
- 松树梢
- 松寄生
- 树锦鸡儿
- 树花
- 水白蜡
- 水草乌
- 马桑叶
- 地不容
- 树舌
- 山柳
- 水牛角
- 树地瓜根
- 藤梨根
- 水团花
- 水莎草
- 水老虎
- 水晶兰
- 水牛皮
- 剪夏罗
- 野荞麦
- 水八角
- 雪山鼠尾草
- 水芹
- 水仙根
- 雪三七
- 水折耳
- 香薷
- 水塔花叶
- 桑寄生
- 香叶子
- 栓皮栎
- 假鹰爪根
- 水棘针
- 桑沥
- 水前草
- 香茅
- 水线草
- 香面叶
- 端哼
- 须花参
- 还魂草
- 奇林翠雀
- 香青兰
- 雪山芪
- 香椿子
- 丝绵
- 香胶木叶
- 海仙人掌
- 鳕鱼
- 桑耳
- 长距鸟足兰
- 香花菜
- 橄榄根
- 黄波罗果
- 水紫菀
- 香果脂
- 湖北麦冬
- 须叶藤叶
- 珍珠伞
- 香果树
- 山慈姑花
- 香茅根
- 南瓜瓤
- 降龙草
- 香蕉根
- 野芝麻
- 香石藤
- 香胶木根皮
- 魔芋
- 水杨梅
- 朱砂七
- 鲜地黄
- 水松
- 建兰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