鸭皂树根
《中华本草》:鸭皂树根
拼音注音
Yā Zào Shù Gēn
别名
洋梅花刺根
英文名
Root of Spongetree, Root of Sweet Acacia
出处
出自福建晋江《中草药手册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豆科植物金合欢的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Acacia farnesiana(L.) Willd.[Mimosa farnesiana L.]采收和储藏:根全年均可采挖,除去泥土,切片,晒干。
原形态
金合欢 灌木或小乔木,高2-4m。树皮粗糙,褐色;多分枝,小枝常呈“之”字形弯曲,有小皮孔。托叶针刺状,刺长1-2cm,生于小枝上的较短。二回羽状复叶,长2-7cm,叶轴槽状,被灰白色柔毛,有腺体;羽片4-8对,长1.5-3.5cm;小叶通常10-20对,线状长圆形,长2-6mm,宽1-1.5mm,无毛。头状花序1或2-3个簇生于叶腋,直径1-1.5cm;总花梗被毛,苞片位于总花梗的顶部或近顶部;花黄色,极香;萼钟形,上方萼齿短而钝;花瓣连合呈筒状,长约2.5mm,5齿裂;雄蕊多数;长约花冠的2倍;子房圆柱形,被微柔毛。荚果膨胀,圆筒形,长4-10cm,直径1-2cm,暗褐色,表面密生斜纹。种子多数,褐色,卵形,长约6mm。花期3-6月,果期7-11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阳光充足,土壤肥沃、疏松的地方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浙江、福建、台湾、广东、海南、广西、四川、云南。
性味
酸;苦;寒
归经
肺;肝经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,消痈排脓,祛风除湿。主疟疾,丹毒,肺结核,结核性脓疡,骨髓炎,风湿性关节炎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9-15g;外用:适量,或研末调敷。
复方
①治肺结核:鲜鸭皂树根茎五至八钱,水煎服,体弱者可酌加豆腐或鸡、鸭,日服一次。②治结核性脓痈:鲜鸭皂树根二两。脓稀者加鸡、鸭炖服,脓稠者加豆腐炖服。③治风湿性关节炎:鲜鸭皂树根二两,炖鸡(或鸭、豆腐)服。(选方均出福建晋江《中草药手册》)
各家论述
1. 福建晋江《中草药手册》:消痈排脓,收敛止血。2.《云南经济植物》:消炎,截疟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鸭皂树根
拼音注音
Yā Zào Shù Gēn
别名
绒祖刺(福建晋江《中草药手册》),洋梅花刺根(《云南经济植物》)。
出处
福建晋江《中草药手册》
来源
为豆科植物鸭皂树的根,全年可采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植物形态详"鸭皂树皮"条。
功能主治
消炎,排脓。治肺结核,结核性脓痈,关节炎。
①福建晋江《中草药手册》:"消痈排脓,收敛止血。"
②《云南经济植物》:"消炎,截疟。"
复方
①治肺结核:鲜鸭皂树根茎五至八钱,水煎服,体弱者可酌加豆腐或鸡、鸭,日服一次。
②治结核性脓痈:鲜鸭皂树根二两。脓稀者加鸡、鸭炖服,脓稠者加豆腐炖服。
③治风湿性关节炎:鲜鸭皂树根二两,炖鸡(或鸭、豆腐)服。(选方出福建晋江《中草药手册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鮧鱼鳔
- 苦荞头
- 阔齿兔唇花
- 青叶苎麻根
- 青竹蛇
- 骑马参
- 雨久花
- 饴糖
- 菠萝根叶
- 菠萝皮
- 苦楝花
- 闭鞘姜
- 轻粉
- 铅粉
- 阔叶水竹叶
- 蒴莲
- 青榨槭
- 铁马豆
- 篦子三尖杉
- 苦瓜根
- 鹈鹕脂油
- 篦子舒筋草
- 篑草
- 苦壶卢
- 蚌兰叶
- 蚌兰花
- 蚌花
- 补血草
- 苦生叶
- 苦芦骨
- 饱饭花枝叶
- 青棉花藤叶
- 款冬花
- 苦参实
- 薄雪火绒草
- 鸭公藤
- 苦葛花
- 葵花大蓟
- 篦子草
- 油茶子
- 蓖麻子
- 蚌粉
- 水边指甲花
- 补血薯
- 苦瓜子
- 鼬瓣花
- 鼬瓣花根
- 苦菜花子
- 鷩雉
- 铁海棠
- 三匹叶
- 薄荷素油
- 苦石莲
- 鱼虱子
- 苦夭
- 鸭脚木叶
- 苦瓠叶
- 苦苣根
- 鳖头
- 鳖甲胶
- 铁蚂蟥
- 青江藤
- 鼍甲
- 芭蕉油
- 鸭公树子
- 豹肉
- 鹰骨
- 铁扫帚
- 苦豆子
- 铜骨七
- 苦地胆
- 鸭脚木根
- 铁
- 铁海棠花
- 铜罗伞
- 栲栗叶
- 苦丁茶
- 薄荷
- 苦碟子
- 吊岩风
- 苦葛根
- 铁树花
- 青活麻
- 青蒿露
- 青通草
- 鹊
- 鱼眼草根
- 糠油
- 薄雪草
- 苦天茄叶
- 薜荔根
- 苦楝叶
- 鸭脚木皮
- 透茎冷水花
- 苦白蜡
- 饱饭花
- 铅丹
- 滇苦菜
- 青娘子
- 菝葜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