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雪兰
《中华本草》:香雪兰
拼音注音
Xiānɡ Xuě Lán
别名
小菖兰、小红蒜、菖蒲兰
来源
药材基源:为鸢尾种植物香雪兰的球茎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Freesia refracta Klatt采收和储藏:春、夏季采收,洗净,鲜用或切片晒干。
原形态
香雪兰 多年生草本。球茎狭卵形或卵圆形,外包有薄膜质具粉红斑点的网纹包被。叶剑形或条形,略弯曲,长15-40cm,宽0.5-1.4cm,黄绿色;中脉明显。花茎上部2-3个弯曲的分枝,下面有数枚叶;花无梗;每朵花基部有2枚膜质苞片;花直立,淡黄色或黄绿色,有香味;花被管喇叭形,花被裂片6,2轮排列,内轮花被片较外轮略短而狭;雄蕊3,着生于花被管上;花柱1,柱头6裂,子房绿色,近球形。蒴果近卵圆形。室背开裂。花期4-5月,果期6-9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我国南方各地多露天栽培,北方各地多盆栽。资源分布:原产非洲南部。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;凉血止血。主血热衄血;吐血;便血;崩漏;痢疾;疮肿;外伤出血;蛇伤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-10g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鸭皂树皮
- 山豆根
- 鸡冠花
- 香橼叶
- 黑山蔗
- 香青
- 鬼柳树
- 鸡腿堇菜
- 肥猪苗
- 鸭公青
- 黑大豆
- 黑细辛
- 肥猪草
- 龟版
- 飞蛾七
- 苎麻
- 香茶菜
- 鱼腥草
- 黑蚂蚁
- 香胶木
- 高山金挖耳
- 黑沙蒿
- 鸭脚木叶
- 雪猪骨
- 鸭儿芹果
- 黑皮根
- 高原蚤缀
- 风花菜
- 粉藜
- 黄锁梅叶
- 黑葡萄液汁
- 艾叶
- 黄蜀葵茎
- 安徽刺黄柏
- 香菊
- 鸡公柴果
- 过山枫
- 鸭脚木根
- 黑汉条
- 黑珠芽薯蓣
- 钩栗
- 黄蜀葵子
- 高山望
- 螲蟷
- 黑阳参
- 鬼臼
- 鸽卵
- 五加果
- 鲚鱼
- 矮醋栗
- 矮柳穿鱼
- 香花刺
- 风叶藤
- 粉苞苣
- 鸡嗉子根
- 福建胡颓子叶
- 南亚新木姜
- 蜂斗菜
- 鸭跖花
- 风寒草
- 香草仔
- 斑唇马先蒿
- 赭石
- 龟肉
- 黑风散根
- 沙梨
- 蜂胶
- 革叶蓼
- 鸡雪莲
- 蜂乳
- 鬼毛针
- 鸭脚黄连
- 鳕鱼骨
- 雪山甘草
- 鷃
- 鸭嘴花
- 过江龙子
- 蜂蜡
- 颠茄草
- 腐婢
- 鸡肫草
- 香豆蔻
- 雪梨膏
- 黑皮跌打
- 鬼箭羽
- 蝮蛇骨
- 鳡鱼
- 鲛鱼胆
- 风车藤
- 蜂毒
- 风藤草
- 飞来鹤
- 贯众
- 鸭脚黄边
- 鹦鹉
- 高粱火焰苞
- 庵 (艹闾)子
- 黑大艽
- 黑牵牛
- 肥肉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