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雪兰
《中华本草》:香雪兰
拼音注音
Xiānɡ Xuě Lán
别名
小菖兰、小红蒜、菖蒲兰
来源
药材基源:为鸢尾种植物香雪兰的球茎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Freesia refracta Klatt采收和储藏:春、夏季采收,洗净,鲜用或切片晒干。
原形态
香雪兰 多年生草本。球茎狭卵形或卵圆形,外包有薄膜质具粉红斑点的网纹包被。叶剑形或条形,略弯曲,长15-40cm,宽0.5-1.4cm,黄绿色;中脉明显。花茎上部2-3个弯曲的分枝,下面有数枚叶;花无梗;每朵花基部有2枚膜质苞片;花直立,淡黄色或黄绿色,有香味;花被管喇叭形,花被裂片6,2轮排列,内轮花被片较外轮略短而狭;雄蕊3,着生于花被管上;花柱1,柱头6裂,子房绿色,近球形。蒴果近卵圆形。室背开裂。花期4-5月,果期6-9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我国南方各地多露天栽培,北方各地多盆栽。资源分布:原产非洲南部。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;凉血止血。主血热衄血;吐血;便血;崩漏;痢疾;疮肿;外伤出血;蛇伤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-10g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香橼叶
- 香根芹根
- 香菇
- 雪里见
- 香蕉弄蝶
- 香堇菜
- 雪山甘草
- 香草仔
- 鳕鱼骨
- 香苏草
- 香豆蔻
- 雪梨膏
- 香胶木
- 雪猪骨
- 香槁树
- 香茶菜
- 香菊
- 野豇豆
- 中华莛子藨
- 鸮
- 锡矿
- 香茶菜根
- 鲜黄连
- 雄黄豆
- 清香桂
- 香叶天竹葵
- 香石藤叶
- 香艾
- 香樟叶
- 香水月季
- 香蕈
- 香根芹
- 香槐
- 香阿魏
- 香皮树
- 高良姜
- 雪里开
- 香椿
- 香圆子
- 香港四照花
- 杜衡
- 苜蓿根
- 雄黄
- 香水塔花
- 香血藤
- 霞天膏
- 须叶藤
- 雪上一枝蒿
- 香柏
- 鳕鱼鳔
- 雄黄兰
- 华南胡椒
- 香桂皮
- 香石藤
- 香草兰
- 香叶树
- 雪药
- 香橼露
- 雪参
- 雪兔
- 朱砂
- 香樟
- 雪胆
- 香樟果
- 雪上一支蒿
- 香叶根
- 梧桐子
- 灵砂
- 鰕虎鱼
- 雪下红
- 辣椒头
- 镰萼虾脊兰
- 雷公七
- 酪
- 连香树
- 骆驼蹄草
- 镰形棘豆
- 锈毛钝果寄生
- 路郎鸡
- 辣椒叶
- 露水草
- 鲤鱼血
- 驴阴茎
- 香叶
- 辣根菜
- 竹鼠子牙
- 喜树叶
- 虎耳兰
- 辣根草
- 辣姜子
- 柏树油
- 连蕊茶
- 骆驼肉
- 毒鱼藤
- 雷蘑
- 连香树果
- 白鹇
- 鲢鱼
- 紫红鞭
- 小毛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