霞天曲
《中华本草》:霞天曲
拼音注音
Xiá Tiān Qǔ
英文名
Xiatian leaven made from extract of beef, Pinellia and other herbal medicine
出处
出自《本草备要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半夏等药和霞天膏制成的曲剂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Xiatian leaven
性味
味甘;微苦;性温
炮制
制半夏、焦冬术、白茯苓各9斤,党参12斤,炙甘草4.5斤,广陈皮4.5斤,霞天膏12斤。先将置适当容器中用热水并加热使之溶解。其他各药料粉碎后,将溶解的霞天膏倾入,混合均匀,通过涂有麻油的模印进行印曲,然后晒干。《本草备要》:黄牛肉煎汁炼膏(即霞天膏)和半夏末为曲,草盒七日,待生黄衣晒干,悬挂风处。愈久愈良。
归经
脾;肺经
功能主治
泣肺健肺;化痰蠲饮。主咳嗽;食积;痰核;癖块
用法用量
内服:开水或黄酒溶化,9-15g;或入丸、散、膏剂。
注意
《饮片新参》:内热燥痰者忌用。
各家论述
1.《本草备要》:治沉疴痼痰,功效最烈。2.《饮片新参》:健胃化痰,消宿饮、癖块、痰核。3.《药剂学》:健脾养胃。治中气虚,体倦腹胀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霞天曲
拼音注音
Xiá Tiān Qǔ
出处
《本草备要》
来源
为半夏等药和霞天膏制成的曲剂。
制法
制半夏,焦冬术、白茯苓各9斤,党参12斤,炙甘草4.5斤,广陈皮4.5斤,霞天膏12斤。先将霞天膏置适当容器中用热水并加热使之溶解。其他各药料粉碎后,将溶解的霞天膏倾入,混合均匀,通过涂有麻油的模印进行印曲,然后晒干。
《本草备要》:"黄牛肉煎汁炼膏(即霞天膏)和半夏末为曲,草盫七日,待生黄衣晒干,悬挂风处。愈久愈良。"
性味
《饮片新参》:"甘微苦,温。"
归经
《本草再新》:"入牌、肺二经。"
功能主治
健脾益胃,化痰蠲饮。
①《本草备要》:"治沉疴痼痰,功效最烈。"
②《饮片新参》:"健胃化痰,消宿饮、癖块、痰核。"
③《药剂学》:"健脾养胃。治中气虚馁,体倦腹胀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开水或黄酒溶化,3~5钱;或入丸、散、膏剂。
注意
《饮片新参》:"内热燥痰者忌用。"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大叶树萝卜
- 苦艾
- 辣根菜
- 慈姑花
- 山慈菇叶
- 孩儿茶
- 小对叶草
- 昂天莲
- 地枫皮
- 猬肉
- 夜吹箫
- 午时茶
- 鸭儿芹
- 山萩
- 鼠李根
- 云南地黄连
- 空青
- 大四块瓦
- 珊瑚
- 丝瓜皮
- 十萼茄
- 全叶青兰
- 仙人掌
- 丁香罗勒
- 水白蜡
- 血经草
- 五指茄
- 蓝萼香茶菜
- 黄莲花
- 满江红
- 满天星
- 芦竹根
- 五香藤
- 旋蒴苣苔
- 太白贝母
- 苦檀子
- 五味子
- 马刀
- 绿萼梅
- 红帽顶
- 鹿胎
- 大发表
- 林背子
- 杏仁
- 假鹰爪根
- 庐山石韦
- 白花猪母菜
- 小叶买麻藤
- 栓皮栎
- 地乌
- 黄藨根
- 五脉山黧豆
- 薄荷露
- 石蒜
- 矮叶书带蕨
- 百足藤
- 刺血红
- 黄荆叶
- 犁头尖
- 竹林消
- 石头菜
- 大九股牛
- 还魂草
- 木芙蓉花
- 东风草
- 牛角三七
- 昙花茎
- 夜花藤
- 生姜皮
- 白鹅膏
- 黄瓦韦
- 熊尾草
- 龙角
- 豺肉
- 鸭脚木叶
- 羊耳菊
- 姜皮
- 柞树叶
- 光枝勾儿茶
- 象肉
- 赤芍药
- 蕹菜
- 无患子树皮
- 柠条籽
- 吉丁虫
- 红果楠
- 假木豆
- 狭叶香茶菜
- 灰钉
- 鼋肉
- 羊屎条叶
- 光明盐
- 树头芭蕉
- 省沽油根
- 山货榔
- 大叶楠
- 黑蒿
- 矩镰荚苜蓿
- 紫萁贯众
- 大狗尾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