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鼬
《中华本草》:香鼬
拼音注音
Xiānɡ Yòu
英文名
Weasel
出处
始载于《中国药用动物志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鼬科动物香鼬的肉。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Mustela altaica pallas.
采收和储藏:冬季捕捉,捕杀后,剥皮,剖腹,剔除骨骼,取肉烘干。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Mustela altaica pallas.
采收和储藏:冬季捕捉,捕杀后,剥皮,剖腹,剔除骨骼,取肉烘干。
原形态
香鼬,体形似黄鼬,但比较小。体重100-200g,体长21-34cm,尾长10-16cm。体细长,四肢短。雄体比雌体大。上唇,下颌皆白色,颜面部和耳背面棕色。体背褐黄色或棕黄褐色,腹面淡黄色中橘黄色而显白。背中央呈淡褐色,足部有时杂有白色。夏毛色泽较深,背面的颜色几近于棕褐色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栖息于山地森林和草原,利用别的动物洞穴居住。以鼠类为食。
资源分布:分布于东北及内蒙古、山西、甘肃、新疆、云南等地。
资源分布:分布于东北及内蒙古、山西、甘肃、新疆、云南等地。
化学成分
香鼬分泌物含丁烯基硫醇(crotyl mercaptan),异戊基硫醇(isopentyl mercaptan),甲基丁烯基硫醚(methylcrotyl sulfide);肌肉含肌红蛋白(myoglobin)A及B,还含肽类,氨基酸,脂类,甾类,色素等;子宫含孕甾酮(progesterone);胆汁含胆酸(cholic acid)。
性味
味甘;性温
归经
心;脾经
功能主治
解毒。主肉食中毒;药物中毒;唇疮
用法用量
内服:烧存性研末,6-15g。
各家论述
《中国药用动物志》:有解毒的功能。主治唇疮、食物中毒、药物中毒等症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矮叶书带蕨
- 牛藤果
- 笔仔草
- 橘红
- 蜥蜴
- 柳絮
- 破牛膝
- 鸡眼草
- 天山花楸
- 猪殃殃
- 春花木
- 柞蚕蛹
- 毒箭羊角拗
- 大千生
- 过岗龙
- 响叶杨
- 穿破石
- 白龙穿彩
- 海金沙
- 金刚刺
- 树茭瓜果
- 海桐花
- 香椿子
- 喜树皮
- 饭团藤
- 硼砂
- 臭黄荆根
- 虫实
- 广西过路黄
- 刺黄连
- 金不换
- 支柱蓼
- 乌桕木根皮
- 红榔木
- 桑根
- 狼油
- 鱼鳔
- 黑参
- 赤芍药
- 毛大丁草根
- 猫儿屎果
- 美人蕉
- 大驳骨
- 川明参
- 龙眼花
- 麻黄
- 胡颓子
- 南天竹根
- 鸡屎白
- 露蜂房
- 瓜子金
- 夏至草
- 七叶一把伞
- 鸡子
- 竹衣
- 对叉疔药
- 苍蝇草
- 百部
- 厚皮树
- 火炭母草
- 炮姜
- 黄羊肉
- 栝楼皮
- 见血清
- 一匹草
- 四脚蛇
- 祁州一枝蒿
- 极丽马先蒿
- 大肺经草
- 刺果藤仲
- 南方六道木
- 回心草
- 卷耳
- 鹈鹕油
- 百里香
- 红豆蔻
- 烂茶叶
- 蝎子七
- 红茴香根
- 七里香
- 金猫头
- 大叶醉鱼草
- 木槿根
- 绵萆薢
- 四方拳草
- 血党
- 大皂角
- 鱼脑石
- 胆南星
- 冻绿叶
- 大独脚金
- 乌蔹莓
- 牛金子
- 水枇杷
- 草本三角枫
- 尖叶铁扫帚
- 刺藦苓草
- 煅石膏
- 虎掌南星
- 鳕鱼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