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鼬
《中华本草》:香鼬
拼音注音
Xiānɡ Yòu
英文名
Weasel
出处
始载于《中国药用动物志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鼬科动物香鼬的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Mustela altaica pallas.采收和储藏:冬季捕捉,捕杀后,剥皮,剖腹,剔除骨骼,取肉烘干。
原形态
香鼬,体形似黄鼬,但比较小。体重100-200g,体长21-34cm,尾长10-16cm。体细长,四肢短。雄体比雌体大。上唇,下颌皆白色,颜面部和耳背面棕色。体背褐黄色或棕黄褐色,腹面淡黄色中橘黄色而显白。背中央呈淡褐色,足部有时杂有白色。夏毛色泽较深,背面的颜色几近于棕褐色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栖息于山地森林和草原,利用别的动物洞穴居住。以鼠类为食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东北及内蒙古、山西、甘肃、新疆、云南等地。
化学成分
香鼬分泌物含丁烯基硫醇(crotyl mercaptan),异戊基硫醇(isopentyl mercaptan),甲基丁烯基硫醚(methylcrotyl sulfide);肌肉含肌红蛋白(myoglobin)A及B,还含肽类,氨基酸,脂类,甾类,色素等;子宫含孕甾酮(progesterone);胆汁含胆酸(cholic acid)。
性味
味甘;性温
归经
心;脾经
功能主治
解毒。主肉食中毒;药物中毒;唇疮
用法用量
内服:烧存性研末,6-15g。
各家论述
《中国药用动物志》:有解毒的功能。主治唇疮、食物中毒、药物中毒等症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佛手露
- 吕宋果
- 鹤肉
- 木荷叶
- 鸡胆
- 鹤脑
- 蚌兰叶
- 菰
- 霞天曲
- 大树跌打
- 柳叶
- 兰石草
- 佛手柑
- 麦芽
- 搜山虎
- 倒提壶
- 鲎肉
- 绿珊瑚
- 锈钉子
- 西藏花椒种子
- 佛手
- 草地早熟禾
- 癣草
- 猫骨
- 勒马回
- 广西莲座蕨
- 糕菜
- 勒鱼
- 燕麦草
- 分筋草
- 蛇胆草
- 苦楝寄生
- 香桂皮
- 木槿
- 砗磲
- 柿花
- 锈毛旋蒴苣苔
- 华卫矛
- 福参
- 粗叶悬钩子
- 樗叶
- 喉痧药
- 鸡桑根
- 香茅花
- 香堇菜
- 合萌根
- 蝮蛇
- 羊耳朵叶
- 芭蕉根
- 香菇
- 展枝唐松草
- 橄榄仁
- 草鞋青
- 孩儿草
- 雪上一枝蒿
- 黄杨子
- 福建胡颓子叶
- 臂形草
- 百两金
- 薄叶棘豆
- 山辛夷
- 山鸡
- 锡叶藤
- 兰草
- 香橼叶
- 香油罐
- 黄杨木叶
- 细穗爵床
- 鹭肉
- 狸骨
- 金缕半枫荷叶
- 香菊
- 慈乌胆
- 细叶桉
- 云香草
- 护心草
- 川层草
- 独角牛
- 栎叶槲蕨
- 嘉兰
- 楮叶
- 地盘松球
- 六道木
- 手参
- 香槁树
- 青头雀
- 六曲
- 黄杨叶
- 山甜茶
- 雪猪骨
- 四时青
- 大透骨草
- 小黑药
- 八宝茶
- 瑞连草
- 山黄麻叶
- 儿茶
- 九牛力
- 水虾草根
- 橙子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