商陆花
《中华本草》:商陆花
拼音注音
Shānɡ Lù Huā
出处
出自《本草图经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商陆科植物商陆或垂序商陆的花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1.Phytolacca acinosa Roxb.[P。Esculentavan Houtt.」2.Phytolacca americana L.[P.Decandra L.]采收和储藏:7-8月花期采集,去杂质,晒干或阴干。
原形态
1 .多年生草本,高达1.5m。全株光滑无毛。根粗壮,圆锥形,肉质,外皮淡黄色,有横长皮孔,侧根甚多。茎绿色或紫红色,多分枝。单叶互生,具柄;柄的基部稍扁宽;叶片卵状椭圆形或椭圆形,长12-15cm,宽5-8cm,先端急尖或渐尖,基部渐狭,全缘。总状花序生于技端或侧生于茎上,花序直立;花被片5,初白色后渐变为淡红色;雄蕊8-10;心皮8-10个,分离,但紧密靠拢。浆果,扁圆状,有宿萼,熟时呈深红紫色或黑色。种子肾形黑色。花、果期5-10月。2.形态与上种相似,区别在于本种茎紫红色,棱角较为明显,叶片通常较上种略窄,总状果序下垂,雄蕊及心皮通常10枚。花期7-8月,果期8-10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1.生于路旁疏林下,或栽培于庭园。2.生于林下、路边及宅旁阴湿处。资源分布:1.分布于全国大部分地区。2.分布于陕西、河北、江苏、山东、浙江、江西、湖北、广西、四川等地。
形状
性状鉴别 花略呈颗粒状圆球形,直径约6mm,棕黄色或淡黄褐色,具短梗 。短梗基部有1枚苞片及2枚小苞片,苞片线形。花被片5,卵形或椭圆形,长3-4mm,雄蕊8-10,有时脱落,心皮8-10枚。有时可见顶弯稍反曲的短小柱头。体轻质柔韧。气微,味淡。
性味
微苦;甘;平
归经
心;肾经
功能主治
化痰开窍。主痰湿上蒙;健忘;嗜睡;耳目不聪
用法用量
内服:研末,1-3g。
各家论述
1.《本经》:主水胀,疝瘕,痹;熨除痈肿。2.《别录》:疗胸中邪气,水肿,痿痹,腹满洪直,疏五脏,散水气。3.《药性论》:能泻十种水病;喉痹不通,薄切醋熬,喉肿处外薄之瘥。4.《日华子本草》:通大小肠,泻蛊毒,堕胎,肿毒,敷恶疮。5.《医林纂要》:磨涂疮癣,杀虫。6.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:治黄疸。7.《本草图经》:主人心惛塞,多忘喜误('误'一作'卧')。取花阴干百日,捣末,日暮酒服方寸匕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商陆花
拼音注音
Shānɡ Lù Huā
别名
荡花(陶弘景)
出处
《本草图经》
来源
为商陆科植物商陆的花。
功能主治
《本草图经》:"主人心惛塞,多忘喜误(’误’一作’卧’)。取花阴干百日,捣末,日暮酒服方寸匕。"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黄毛山牵牛
- 茴香根
- 书带蕨
- 褐云玛瑙螺
- 南蛇藤根
- 牛口涎
- 荷莲豆草
- 射罔
- 狼膏
- 山稗子
- 双翎草
- 莽草
- 海非菜籽
- 苤蓝
- 老鼠竻
- 血水草
- 野芋
- 勒管草
- 红毛鸡
- 铅
- 虎掌南星
- 五指茄
- 痰药
- 银粉背蕨
- 玉铃花
- 皂荚根皮
- 蘡薁
- 羊髓
- 麻黄根
- 一把伞
- 燕麦灵
- 芸薹子油
- 盐麸子
- 硬飘拂草
- 羊肺
- 烟油
- 羊角桃
- 羊黄
- 太白菊
- 野灯草
- 秧青
- 一枝旗
- 玉米黑霉
- 硬骨藤
- 野厚朴花
- 羊哀
- 芸苔
- 益母草花
- 云南野砂仁
- 云南丹参
- 野席草根
- 野油麻
- 野猪肉
- 羊心
- 大树三台
- 虾蟆
- 燕窠土
- 野丁香
- 羽叶丁香
- 云南蕊木
- 益智
- 药用小阴地蕨
- 羊角参
- 洋草果
- 玉芙蓉
- 翼枝榆
- 越南悬钩子
- 云南重楼
- 云母石
- 盐酸树
- 虉草
- 野毛金莲
- 野猪头骨
- 羊齿天冬
- 玉屑
- 远志木蓝
- 野大豆
- 野扇花果
- 由跋
- 越橘果
- 郁金香根
- 盐胆水
- 野漆树根
- 羊奶果
- 羊红膻
- 芫花根
- 野升麻
- 羊乳
- 翼首草
- 云南铁扁担
- 野木瓜果
- 野樱花
- 洋金花
- 玉蜀黍
- 玉蜀黍根
- 野桂花
- 盐肤木根
- 越橘
- 迎春花
- 玉米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