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尔泰瑞香
《中华本草》:阿尔泰瑞香
拼音注音
ā ěr Tài Ruì Xiānɡ
别名
尖瓣瑞香(《中国高等植物图鉴》)。
英文名
root of Altai Daphne
出处
始载于《新疆中草药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瑞香科阿尔泰瑞香的根及全株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Daphne altaica Pall.采收和储藏:夏季采挖全株,晒干。
原形态
阿尔泰瑞香 落叶小灌木,高40-120cm。老枝灰褐色,新枝棕红色。叶簇生于新枝上部,倒披针形,全缘,无柄。聚伞花序生于新枝顶端,常具3-5朵花,花冠白色,上部4裂,雄蕊8,2轮,贴生于花冠筒上。浆果状核果,球形,成熟时黑色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山坡、灌木丛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我国新疆北部。
形状
性状鉴别 根弯曲细长,直径1-5mm,表面呈褐色,有纵皱纹,主根不明显,支根较粗,偶有须根。质地坚韧,不易折断,断面显黄色,纤维性。[br]茎圆柱形,直径2-4mm,表面棕褐色,无毛;有节,断面黄白色,纤维性。叶互生;多破碎,展开后呈披针形,长1.5-4.5cm,宽6-11mm,无毛,先端尖锐圆,基部渐狭,棕红色。
化学成分
枝、叶含瑞香芬(daphene)。
性味
辛;温;有毒
归经
肺;心;胃经
功能主治
疏风散寒;祛痰止咳;行气止痛。主风寒感冒;咳嗽痰多;气滞胃痛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0.6-1.5g;或研末。
各家论述
《新华本草纲要》:有发汗解表,止咳祛痰,止疼的功能。可治疗风寒感冒及胃疼等症。本品有毒,如服用后发生全身无力和头昏,应减少剂量或停药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锡兰肉桂
- 黄荆枝
- 山肉桂
- 百药煎
- 矮脚苦蒿
- 蚕蜕
- 罐嘴菜
- 痄腮树
- 马蔺叶
- 狗蚁草
- 西藏羊耳兰
- 苦葵鸦葱
- 过山龙
- 马缨杜鹃
- 空心木
- 两广瘤足蕨
- 翼枝榆
- 血余
- 千灵丹
- 狗牙根
- 无粉报春
- 总状土木香
- 高山栲
- 葛蕈
- 林背子
- 峨参
- 尖萼厚皮香
- 过山消根
- 鸡麻
- 光明盐
- 革叶茴芹
- 光裸星虫
- 空心泡
- 八角枫
- 西南石梓
- 峨屏草
- 古山龙
- 鸡眼草
- 血藤
- 狗爪樟
- 白鱼尾果
- 甘松
- 葛藟
- 斩妖剑
- 鸡大腿
- 钩钱草
- 空心莲子草
- 割舌罗
- 黄果茄
- 山大黄(华北大黄)
- 高山龙胆
- 隔山香
- 八目鳗
- 蝈蝈
- 鸡肠
- 秋枫
- 中华里白
- 灯笼草
- 竹叶防风
- 血参
- 粘人草
- 鸡冠草
- 鸡肚肠草
- 鸡冠菜
- 百两金
- 关白附
- 刮筋板
- 鲫鱼藤
- 桉油
- 蟋蟀
- 胆汁
- 虾子花叶
- 益母草
- 白花菜
- 蛤蜊粉
- 西南菝葜
- 鸡子黄
- 峨眉黄芩
- 白药子
- 斩龙草
- 狗舌草根
- 高寒露珠草
- 糠谷老
- 邪蒿
- 百眼藤
- 甘紫菜
- 苦楝寄生
- 高粱根
- 白龙头
- 高山柏
- 柘树果实
- 珠儿参
- 白蜡树皮
- 锈毛络石
- 野黄麻
- 帚菌
- 大过路黄
- 鹅肠菜
- 野棕
- 白花鬼针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