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尔泰瑞香
《中华本草》:阿尔泰瑞香
拼音注音
ā ěr Tài Ruì Xiānɡ
别名
尖瓣瑞香(《中国高等植物图鉴》)。
英文名
root of Altai Daphne
出处
始载于《新疆中草药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瑞香科阿尔泰瑞香的根及全株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Daphne altaica Pall.采收和储藏:夏季采挖全株,晒干。
原形态
阿尔泰瑞香 落叶小灌木,高40-120cm。老枝灰褐色,新枝棕红色。叶簇生于新枝上部,倒披针形,全缘,无柄。聚伞花序生于新枝顶端,常具3-5朵花,花冠白色,上部4裂,雄蕊8,2轮,贴生于花冠筒上。浆果状核果,球形,成熟时黑色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山坡、灌木丛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我国新疆北部。
形状
性状鉴别 根弯曲细长,直径1-5mm,表面呈褐色,有纵皱纹,主根不明显,支根较粗,偶有须根。质地坚韧,不易折断,断面显黄色,纤维性。[br]茎圆柱形,直径2-4mm,表面棕褐色,无毛;有节,断面黄白色,纤维性。叶互生;多破碎,展开后呈披针形,长1.5-4.5cm,宽6-11mm,无毛,先端尖锐圆,基部渐狭,棕红色。
化学成分
枝、叶含瑞香芬(daphene)。
性味
辛;温;有毒
归经
肺;心;胃经
功能主治
疏风散寒;祛痰止咳;行气止痛。主风寒感冒;咳嗽痰多;气滞胃痛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0.6-1.5g;或研末。
各家论述
《新华本草纲要》:有发汗解表,止咳祛痰,止疼的功能。可治疗风寒感冒及胃疼等症。本品有毒,如服用后发生全身无力和头昏,应减少剂量或停药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常春油麻藤
- 碎骨红
- 草果
- 云南地黄连
- 盐麸叶
- 雷公藤
- 牛胆参
- 榕树果
- 鸡脑
- 野棕
- 粳米
- 角花胡颓子
- 红毛叶马蹄香
- 青檀香
- 黄花紫丹参
- 黄荆叶
- 苦芦骨
- 一箭球
- 野海棠
- 披散糖芥
- 爬山猴
- 鹊豆
- 花叶竹芋
- 翻天红
- 蝤蛑
- 苦豆子
- 野绿麻根
- 声色草
- 岩松
- 树葫芦
- 钮子瓜
- 律草
- 石楠
- 臭黄荆根
- 人参须
- 榼藤
- 睡菜根
- 阔叶赤车使者
- 向日葵茎髓
- 朝鲜当归
- 野芫荽
- 大金发藓
- 博落回
- 蕙兰
- 赤茯苓
- 豺肉
- 连蕊茶
- 野芭蕉
- 马唐
- 两指剑
- 茅苍术
- 虾蟆
- 绿豆花
- 费菜
- 姜叶
- 紫金标
- 阔叶麦冬
- 野慈姑
- 欧绵马
- 老虎耳根
- 石凉伞
- 鱼鳔
- 龙利叶
- 珍珠莲
- 川楝子
- 铅粉
- 隆萼当归根
- 两面针
- 灯心草根
- 地白草
- 苍条鱼鳖
- 吊竹梅
- 地红子
- 多脉鹅耳枥
- 二色补血草
- 地石榴花
- 地黄实
- 多穗石柯叶
- 二歧根莲花根
- 地刷子
- 堆莴苣
- 地朝阳
- 地茄子
- 地黄叶
- 多叶花椒
- 地瓜子
- 单鞭
- 地黄瓜
- 葱叶
- 地柑
- 岩青菜
- 多斑紫金牛
- 多穗石柯
- 香樟果
- 多刺绿绒蒿
- 地莓子
- 千针万线草
- 地黄花
- 多穗石柯根
- 幼油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