土附子
《中华本草》:土附子
拼音注音
Tǔ Fù Zǐ
别名
土附卵
英文名
seed of common monkshood prepared daughter root
出处
出自《本草纲目拾遗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塘鳢科动物沙塘鳢的卵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Odontobutis obscura (Temminck et Schlegel)采收和储藏:4-6月产卵前捕捞,剖腹取卵,鲜用。
原形态
沙塘鳢,体粗壮,前部呈圆筒形,后部侧扁。体长约18cm。头部大,稍扁平,较躯体为阔。口上位,口裂宽方,下颌长于上颌。鳞耙上有小刺。眼小,上位,眼间隔凹入。体侧和背部被栉鳞;腹部为圆鳞,侧线鳞33-37。生殖乳突明显,雌者较宽大,末端分叉,雄者三角形,末端尖细。背倒塌2个。第1背鳍Ⅶ-Ⅷ,第2背鳍Ⅰ,8-9。臀鳍Ⅰ,7。胸鳍大,腹鳍胸位,尾鳍圆形。背部黑褐色,体侧有黑色斑纹,腹部淡黄,无黑色斑点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多生活于河沟及湖泊中喜栖息于泥沙、杂草和碎石较多且相混杂的岸边浅水中游泳力不强。产卵期4-6月。资源分布:分布一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福建、湖北、湖南等地。
性味
味咸;性平
归经
肾经
功能主治
助相火;开胃;利水。主肾虚阳痿;消化不良;水肿
用法用量
内服:煮食,适量。
注意
《食物考》:“小狼戒食。”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土附子
拼音注音
Tǔ Fù Zǐ
出处
《纲目拾遗》
来源
为塘鳢鱼科动物塘鳢鱼的卵子。
原形态
原动物详"土附"条。
功能主治
助相火,暖腰、肾。用烧酒醉食,颇能兴肾,与对虾同功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狐头
- 黄皮树皮
- 复生草
- 头巾草
- 华南舌蕨
- 网脉旋蒴苣苔
- 番石榴
- 麝香壳
- 虎杖
- 黄泡果
- 山胡萝卜
- 侧耳
- 山芝麻
- 山枇杷叶
- 胡桃叶
- 沙地柏
- 出山虎
- 一匹绸
- 红花龙胆
- 红蒿枝
- 垂丝卫矛果
- 三加皮
- 红花青藤
- 蛇不见
- 红水芋
- 虾蟆胆
- 狐狸尾
- 狮子尾
- 海虾壳
- 黄桷树根疙瘩
- 桦革裥菌
- 红毛悬钩子
- 黄山梅
- 石霜
- 石面枇杷
- 红千层
- 红靛
- 猴枣
- 胜红蓟
- 野核桃仁
- 棕叶芦
- 刺人参
- 一口红
- 羽叶丁香
- 芋梗
- 药绿柴
- 黄毛岩白菜
- 水杨柳
- 江南地不容
- 花木通
- 胡桃青皮
- 云南蕊木
- 红黑二丸
- 水榆
- 厚皮香
- 水蛇皮
- 药用小阴地蕨
- 禾秆蹄盖蕨
- 山海螺
- 香水塔花
- 百舌鸟
- 紫菀
- 樟树果
- 荠菜花
- 红帽顶
- 云南小膜盖蕨
- 卤碱
- 黄水枝
- 海南粗榧
- 水杨木白皮
- 浙江过路黄
- 山峰西番莲
- 地胆
- 叉枝鸦葱
- 黄心果
- 黄水芋草
- 苦豆根
- 岗柃叶
- 人面子叶
- 大皮消
- 白辣蓼
- 蝶兰
- 鸡卵草
- 狗齿
- 青羊肝
- 箭杆风
- 黄花夹竹桃叶
- 头顶一支花
- 云南红豆蔻果
- 翡翠
- 大苞甲跖草
- 咳嗽草
- 代赭石
- 金草
- 木瓜核
- 倒钩刺
- 大狼毒
- 大红袍
- 番石榴根
- 大红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