括金板
《*辞典》:括金板
拼音注音
Kuò Jīn Bǎn
别名
水杨柳(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)。
出处
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
来源
为大戟科植物水黄花的根皮及叶。秋季采收。
原形态
多年生草本,高30~80厘米。根茎肥厚。茎直立,基部木质化,有分枝,秋季转红。叶互生;叶片狭长椭圆形,长3.5~7厘米,宽6~12毫米,先端钝,基部狭,全缘。花序多歧聚伞状,通常5伞梗呈伞状,总苞叶状,卵状长椭圆形,5枚轮生,淡黄色;每伞梗又生3小伞梗,基部苞叶3枚,狭卵形,小伞梗再抽出第3回小伞梗,杯状花序苞片4,花瓣状,黄色;花单性,无花被。蒴果3棱状圆球形,表面有疣状突起。
生境分布
生于沟边、河岸及潮湿的丛林中。分布贵州、云南等地。
性味
①《贵阳民间药草》:"苦辛,寒,有毒。"
②《贵州草药》:"苦,寒,有毒。"
功能主治
逐水,利尿。治水肿,臌胀,疥疮瘙痒。
①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:"利尿,利便。治水肿,臌胀病。"
②《贵阳民间药草》:"清热,逐水,利尿。治水肿,水臌,血蛊,疥疮瘙痒。"
③《贵州草药》:"泻水,清热,解毒。治水臌,无名肿毒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~3钱;或研末为丸、散。外用:捣敷或研末调敷。
注意
《贵阳民间药草》:"虚弱者禁服。"
复方
①治水肿、水撒病:㈠水黄花干燥根皮,微炒为末,加等量蜂蜜,制成蜜丸如豌豆大。每日服一次,每次服一粒,空腹服下,重症体实者可服至三粒,水下肿消则停服。至多连服七日。体弱者禁服。忌食盐一百日;㈡鲜水黄花根三钱。加水煎汤内服,如下泄过烈,可用冷粥内服止泻;㈢鲜水黄花根五钱,蒸鸭一只,至极烂内服。
②治水盅、血蛊:㈠水黄花根一钱,土知母、土大黄、木通、棕树根、水皂角各二钱,五谷子根、土茯苓各三钱。煨水服,以酒为引;㈡鲜水黄花根三钱,石菖蒲二钱,煎水服。
③治疥疮瘙痒:水黄花叶,晒干为末,用油调敷患处。(①方以下出《贵阳民间药草》)
④治无名肿毒:水黄花嫩叶一把。捣绒敷患处。(《贵州草药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野大豆藤
- 蚌壳草
- 薤白
- 千年耗子屎种子
- 海龙
- 江珧柱
- 淡豆豉
- 小红藤
- 红娘子
- 蠘
- 将军树
- 急性子
- 青刺尖
- 胡颓子
- 鸡蛋壳
- 岗梅
- 含羞草根
- 红孩儿
- 狗脚迹
- 枫寄生
- 辣蓼草
- 散血莲
- 金鸡勒
- 鸡冠子
- 石韦
- 茄子根
- 苦荞头
- 铜线草
- 狐狸尾
- 蓬莱草
- 回心草
- 山槟榔
- 石青菜
- 石瓜子莲
- 大将军
- 毛葡萄
- 擘蓝
- 豪猪肉
- 南天竹根
- 虫牙药
- 茱苓草
- 荠菜子
- 火炭母
- 扭筋草
- 大叶蒟
- 岩檀香
- 枫香树根
- 黄龙须
- 苍蝇草
- 地灵根
- 柘树果实
- 喜树皮
- 淡秋石
- 异木患
- 土半夏
- 苋实
- 柠条籽
- 密陀僧
- 箭杆风
- 苦草
- 金剪刀草
- 黄瑞木
- 大沙叶
- 炙红芪
- 獾油
- 楤木根
- 桉叶
- 和合草
- 铁线草
- 红楤木
- 黄葵
- 草本三角枫
- 子楝树根
- 白螺蛳壳
- 黑豆衣
- 大夜关门
- 透明草
- 铁草鞋
- 接骨草
- 楮实子
- 苦瓜
- 地枫皮
- 升药底
- 煨姜
- 钻地风
- 隔山消
- 扛板归根
- 金老梅根
- 金钱参
- 鲛鱼胆
- 苦菜根
- 金雀花
- 鸡肫草
- 麒麟吐珠
- 鸡爪七
- 鸡嗉子
- 金金棒
- 鸡腰果
- 苦木根
- 杉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