华东瘤足蕨
《中华本草》:华东瘤足蕨
拼音注音
Huá Dōnɡ Liú Zú Jué
英文名
all-grass of Japanese Plagiogyria
出处
始载于《中国植物分类学报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瘤足蕨科植物华东瘤足蕨的根茎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Plagiogyria japonica Nakai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挖,洗净,去须根与叶柄,晒干或鲜用。
原形态
植株高30-60cm。根茎直立,粗壮或呈圆柱形。叶簇生,二型;营养叶柄长18-35cm,基部三棱形,背面两侧有1-2对瘤状气囊体;叶片椭圆形,长20-35cm,宽12-16cm,中部以上羽状,侧生羽片10-12对,近对生或互生,近无柄;羽片纸质,狭椭圆形,边缘近全缘,近顶部有粗齿,中部羽片较大,长5-9cm,宽1.2-1.5cm,顶生羽片披针形,其基部常上部1-2枚侧生羽片合生;叶脉羽状;侧脉单一或二叉状。孢子叶叶柄长20-30cm;叶为单数一回羽状,长25-30cm;羽片8-13对,强度收缩呈线形,长5-10cm。孢子囊群生于分叉小脉的顶部,幼时为反卷叶缘所包被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450m的山地常绿阔叶林缘或沟谷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福建、台湾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、四川、贵州等地。
性味
微苦;凉
归经
肺;肝经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;消肿止痛。主外感风热;头痛;流行性感冒;跌打损伤
用法用量
内服:9-15g,水煎服。外用:适量,鲜品捣敷。
各家论述
《新华本草纲要》:根茎:味微苦,性凉。有清热解毒、消肿止痛的功能。用于流感、扭伤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金花菜
- 洋葱
- 甘遂
- 厚叶牛耳草
- 干檀香
- 紫木通
- 绒仙人球
- 茄根
- 生瓜
- 昆布
- 人乳汁
- 细沙虫草
- 腊瓣花
- 云南红豆蔻
- 杨梅树
- 秋木瓜
- 北沙参
- 四轮香
- 石瓜子
- 桐油
- 凤凰衣
- 蝤蛴
- 肾精子
- 毛千屈菜
- 刻裂紫堇
- 蜗牛壳
- 胖血藤
- 倒触伞
- 台湾千金藤
- 藜芦
- 川楝子
- 九牛力
- 刚竹
- 虾须草
- 九节风
- 钝齿铃子香
- 黄背草果
- 辐射石豆兰
- 披散糖荠
- 田菁
- 银边吊兰
- 翠羽草
- 深山不出头
- 彩斑桑勒草
- 白芷叶
- 光梗丝石竹
- 凤仙
- 类梧桐
- 黑种草子
- 山矾根
- 刺芋
- 大叶蛇泡簕
- 异型莎草
- 驴蹄草
- 蒙古扁桃
- 水冬瓜叶
- 白鹇
- 蓼螺
- 大花威灵仙
- 枫香树根
- 黄毛榕
- 冰糖草
- 阴阳枫
- 膜蕨囊瓣芹
- 红马蹄草
- 华东瘤足蕨
- 荠宁
- 盘石龟
- 胡桃仁
- 野丹参
- 旋花
- 一品红
- 乌苏里鼠李树皮
- 漏斗菜
- 覆盆子
- 马蔺花
- 松根
- 补骨脂
- 八角莲
- 李根皮
- 土百部
- 瑞香根
- 鼻烟
- 火秧竻
- 铁苋
- 荷蒂
- 艾虎
- 蒒实
- 兔肝
- 黄皮果
- 头花杜鹃
- 酸枣肉
- 华南紫萁
- 寒莓叶
- 薯莨
- 柏树根
- 猪靥
- 牛心果
- 裂果卫矛
- 候风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