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背草果
《中华本草》:黄背草果
拼音注音
Huánɡ Bèi Cǎo Guǒ
来源
药材基源:为禾本科植物黄背草的果实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Themedatriandra Forsk.Var.japonica(Willd.)Makino采收和储藏:秋末果实成熟时采收,晒干。
原形态
黄背草,多年生草本。秆粗壮,直立,高80-110cm。叶鞘具脱落性的疣基长柔毛;叶舌长1-2mm,先端钝圆,具短纤毛;叶片狭条形,长10-40cm,宽4-5mm,仅上面基部疏被疣基长纤毛。假圆锥花序狭,长30-40cm,佛焰苞舟形,有毛或无毛,总状花序由佛焰苞中抽出,长1-2cm,有7枚小穗,基部有1枚近于轮和的雄性或中性小穗,但无芒;第1颖革质,边缘内卷,第2颖与第1颖等长或较短,边缘膜质,透明;上部3枚小穗中枚为两性,基盘有髯毛;第1小花的外稃膜质透明,内稃不存在,第2小花的外稃短,有1长芒或无芒。花、果期6-10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山坡、路旁等荒脊土地上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东北至华南、西南等地。
性味
味甘;性平
功能主治
固表敛汗。主盗汗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9-15g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鬼灯笼根
- 紫弹树根皮
- 紫荆根皮
- 水鳖
- 细穗石松
- 紫油木皮
- 紫叶秋海棠
- 紫柚木
- 紫油木叶
- 紫萁苗
- 七叶一枝花
- 紫油木
- 紫石英
- 紫荆花
- 山野豌豆
- 紫花芥子
- 紫萁
- 紫葳茎叶
- 紫苏苞
- 紫竹根
- 紫荆桠
- 紫萁贯众
- 玉蜀黍根
- 紫背绿
- 紫背草
- 紫花卫矛
- 紫葳根
- 紫茎牙痛草
- 紫花芥
- 紫檀
- 紫背天葵草根
- 黄海葵
- 粗叶卷柏
- 紫晶蘑
- 紫苏叶
- 紫梢花
- 紫玉簪叶
- 树头菜
- 大红袍
- 刺菱根
- 牛蹄甲
- 紫珠叶
- 紫背草根
- 紫花苣苔
- 紫菀
- 紫薇根
- 紫河车
- 紫色翼萼
- 紫荆丫
- 紫苏子
- 蓼大青叶
- 紫楠
- 紫杉
- 紫楠根
- 太白小紫菀
- 紫茉莉叶
- 苦丁茶
- 马蹄金
- 紫云英
- 紫弹树叶
- 紫茎
- 紫花地丁
- 紫玉簪根
- 小果排草
- 紫燕草
- 紫弹树
- 紫茉莉根
- 紫草茸
- 红直当药
- 粘毛鼠尾草
- 紫泡
- 紫弹树枝
- 滇南千里光
- 紫椴
- 马兜铃
- 紫玉簪
- 紫荆果
- 紫云英马蓝
- 紫芋
- 紫茉莉子
- 紫绿草
- 紫筒草
- 紫花络石
- 紫堇花
- 紫藿香
- 野马追
- 紫背金盘草
- 紫云菜
- 苦瓜子
- 紫椿
- 紫薇皮
- 紫背黄芩
- 粘毛鼠尾草果
- 鳡鱼
- 博落回
- 驴蹄草
- 紫藤根
- 紫丁香
- 紫藤
- 鼠李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