蛮刀背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蛮刀背
拼音注音
Mán Dāo Bèi
别名
瓜哇珍珠菜
来源
报春花科蛮刀背Lysimachia javanica Blume,以全草入药。
生境分布
四川。
性味
苦、淡,温。
功能主治
去瘀、消肿。主治跌打损伤,扭伤,血热。
用法用量
3~5钱。水煎服或泡酒服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《*辞典》:蛮刀背
拼音注音
Mán Dāo Bèi
出处
《四川常用中草药》
来源
为报春花科植物爪哇珍珠菜的全草。春、夏采,晒干。
原形态
一年生草本,高30~60厘米。茎直立或斜上,分枝,有棱。单叶互生;膜质;叶片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形,长4~7厘米,全缘,基部下延成狭翅,下面淡绿色,有紫色斑点和疏柔毛,边缘有腺体。总状花序顶生,花排列稀疏;苞片线形或钻状;花萼5裂,裂片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形,边缘白色;花冠白色,5裂,裂片倒卵形;雄蕊5,花药近圆形或椭圆形;子房上位,球形,花柱伸出花冠外。蒴果,球形,褐色。种子细小,卵形,褐色。花期4~5月。果期6~8月。
生境分布
生于低山区的山坡草丛中及路边湿润处。分布四川等地。
性味
苦淡,温。
功能主治
去瘀,消痈肿。治跌打损伤,扭伤,血热。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~5钱;或浸酒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地灵根
- 柳根
- 土半夏
- 叶下花
- 三消草
- 大皂角
- 青蛙胆
- 大发汗
- 回心草
- 夹竹桃
- 硬质早熟禾
- 五爪龙
- 红孩儿
- 铁落
- 狗舌草
- 蕨麻
- 大将军
- 裂叶秋海棠
- 酢浆草
- 栝楼皮
- 地钱
- 地红子
- 线叶金鸡菊
- 小麦苗
- 升登
- 紫金牛根
- 七星鱼
- 色赤杨
- 鹅喉管
- 雕头
- 狗娃花
- 吉笼草
- 美丽风毛菊
- 玉米黑霉
- 天茄子
- 鳗鲡鱼
- 小石蝴蝶
- 铁栏杆
- 大红青菜
- 须叶藤
- 榛蘑
- 苏木蓝
- 莼
- 狗心
- 毛蕨根
- 白三七
- 大人血七
- 三筒管
- 蛾眉石凤丹
- 金老梅花
- 山白龙
- 天麻子
- 脉果漆
- 细枝柃
- 臭柏
- 菊三七
- 红鸡踢香根
- 大花列当
- 花椒叶
- 阔叶垂头菊
- 蛤蟆草
- 野芝麻
- 毛茄
- 中华石楠果
- 黄鳝藤
- 九里香
- 过山风
- 菠萝皮
- 地筋
- 铁牛钻石
- 天香炉
- 牛耳岩白菜
- 野冬菊
- 湖北贝母
- 勒马回
- 江珧柱
- 臭常山
- 鳞始蕨
- 春不见
- 满山红油
- 水龙
- 秤砣梨
- 丁公藤
- 乌蛇
- 荚果蕨贯众
- 半边菜
- 照山白
- 棣棠花
- 黄连花
- 棵麻
- 野梨枝叶
- 牛耳枫子
- 马蹄甲
- 曲花紫堇
- 泥胡菜
- 南岭黄檀
- 胡麻叶
- 薤白
- 角翅卫矛
- 刺楸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