建神曲
《*辞典》:建神曲
拼音注音
Jiàn Shén Qū
别名
泉州神曲(《药性考》),范志曲、百草曲(《纲目拾遗》)。
出处
《纲目拾遗》
来源
为麦粉、麸皮和多种药物混和后,经发酵而成的曲剂。
制法
①取枳壳1.5斤,枳实1斤(麸炒),香附子1斤(麸炒),杭白芍1.5斤(洒炒),莪术1斤(酒炒),首乌片1斤(微炒),白扁豆2斤(炒),玄胡索1斤(醋炒),槟榔1斤(炒),高良姜1斤(赤土炒),青皮1斤(醋炒),黄栀子2.5斤(炒),光三棱1斤(醋炒),川花椒12两(炒),大黄1斤(酒浸一宿),泽泻1斤(沙炒),砂仁1斤(姜汁炒),川朴1.5斤(姜汁妙),杏仁4斤、黄芩1斤(酒炒),麦芽1斤(炒),黄柏1斤(炒),姜黄0.5斤,防风1斤(去净毛),木香1斤,羌活0.5斤,车前子1.5斤,芡实1.5斤,山查皮1斤,陈皮1.5斤,薄荷2斤,茯苓皮1斤,甘草1斤,白粉刈1斤,法白曲10两,使君子2.5斤(带壳),藿香1斤,紫苏全1斤,白芥子1斤,香薷1.5斤,泽兰1.5斤,荆芥1斤,苍术1斤(大米糖炒),柴胡1斤(酒炒)。上药合并,磨成细末,过筛,加入赤小豆、小麦(均须浸透碾碎)各8斤及麦皮、麦粉各2斤,混合拌匀。另取青蒿草、赤柱草、苍耳草各2斤,切碎煎汤(称为三味汤),与上药混和,反复揉匀,入印模内压成小块,稍凉后用稻草覆盖,使充分发酵至外表长出黄色菌丝时,取出晒干,然后再用适当的火力(控制在36℃)烘烤,储藏4个月后,取出再晒,刷去露毛即成。(福建泉州)
②苍术2两,甘草、苏叶、藿香各4两,木香6两,青蒿、青茶各半斤,川朴12两,陈皮、六神曲、山查各1斤半,麦芽2斤。取诸药共研细末,加米汤拌匀,放入装有松香末的模子内做成小块,发酵后晒干。(北京)
性味
苦,温。
①《药性考》:"微苦香甘。"
②《纲目拾遗》:"甘淡,清香。"
功能主治
健脾消食,理气化湿,解表。治伤食胸痞,腹煮吐泻,痢疾,感冒头痛,小儿伤饥失饱。
①《药性考》:"搜风解表,调胃行痰,止嗽、疟、痢、吐泻;能安温疫岚瘴,散疹消斑。感冒头痛,食滞心烦,姜煎温服,或二、三钱。"
②《蔡氏药帖》:"治风寒暑湿,头眩发热,表汗;能消积开胸,理膈调胃健牌及四时未定之气;兼能止泻消肿及饮食不进等症。又能止霍乱吐泻,咳嗽,赤白痢疾,小儿伤饥失饱一切症。不服水土,瘴气肚痛皆效。"
③《饮片新参》:"消食滞,止泻,健脾胃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2~3钱;或研末入丸、散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景天
- 矩圆线蕨
- 碱黄鹌菜
- 橘叶
- 橘饼
- 茳芒决明
- 莙荙菜
- 巨紫堇
- 箭刀草
- 茎花来江藤
- 碱花
- 聚花草
- 浆水
- 景天花
- 蒟酱叶
- 矩叶酸藤果
- 接骨木花
- 茳芒
- 尖连蕊茶根
- 菊花参
- 矩圆石韦
- 菊芋
- 荩草
- 尖尾风
- 建兰叶
- 绢毛菊
- 姜黄
- 桔梗芦头
- 橘白
- 棘针
- 粳谷奴
- 砂仁壳
- 菊花暗消
- 矩镰荚苜蓿
- 橘红
- 箭杆杨
- 稷米
- 菊花叶
- 菊架豆
- 筋骨草
- 筋骨散
- 尖顶地星
- 结香花
- 丽江黄芩
- 箭叶苣
- 结血蒿
- 苣荬菜
- 接气草
- 蓟罂粟
- 筋藤
- 菊花脑
- 渐尖叶独活
- 将军树
- 棘刺花
- 聚藻
- 荚囊蕨
- 蒟酱
- 尖尾风根
- 尖耳贯众
- 马鞍藤根
- 茅膏菜根
- 九翅豆蔻
- 辣根草
- 白叶火草
- 中华绣线梅
- 蚂蝗七
- 黄荆沥
- 小报春
- 小叶眼树莲
- 小万年草
- 珠兰
- 绵马贯众
- 六月瓜
- 扁豆衣
- 麋肉
- 败毒草
- 黄水枝
- 黄多孔菌
- 黄断肠草
- 衡州乌药
- 黄心果
- 黄水茄
- 鹄油
- 黄桷根
- 黄杨木叶
- 黄杨
- 黄杞叶
- 鲎胆
- 白螺蛳壳
- 黄土
- 黄栌根
- 黄山梅
- 黄杞皮
- 黄杨木
- 圆叶娃儿藤
- 黄毛榕
- 黄山药
- 还魂草
- 黄唇鱼鳞
- 还阳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