苦丁
《*辞典》:苦丁
拼音注音
Kǔ Dīnɡ
别名
小山萝卜、龙喳口(《草木便方》),叉头草(《四川中药志》,蛾子草(《中草药通讯》(3):58,1972)。
出处
《四川中药志》
来源
为菊科植物台湾莴苣的全草。3~4月采收。
原形态
一年或二年生草本,高80~120厘米。全体均含有白色乳汁。主根数个,圆锥形。茎单一,直立,圆柱形,疏生长毛,上部多分枝。叶互生,通常无柄,叶片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,长7~10厘米,宽3~5厘米,羽状分裂,裂片边缘复作齿牙状,先端裂片较大,两侧裂片略下倾,先端尖锐或渐尖、或钝,基部呈耳廓状抱茎,耳缘具锯齿,上面绿色,下面浅绿,主脉上具有长毛。头状花序顶生,排列成圆锥花丛,总苞圆筒状;苞片覆瓦状排列,内列苞片披针形,较长,外列苞片短小;花淡黄色,全部舌状;雄蕊5,着生花冠管上;子房下位,花柱纤细,柱头2裂。瘦果卵圆形,扁平,黑色,先端具喙,冠毛白色,细软。花期5~9月。
生境分布
生于路边及荒野。分布江苏、浙江、安徽、湖北、四川、江西、湖南、福建、台湾等地。
性味
①《草木便方》:"苦。"
②《四川中药志》:"性寒,味苦,无毒。"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。治疥癣,疔疮,痈肿,蛇咬伤。
①《草木便方》:"解毒,散热,清火,利筋骨,治中恶,羊疔,同蕌用。蛇伤起疱,捣涂。"
②《四川中药志》:"清热解毒,调经种子。治疮毒痈肿及蛇伤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0.5~1两;或浸酒。外用:捣敷或煎水洗。
临床应用
治疗扁桃体炎:采用蛾子草未抽薹幼苗的主根,鲜者3~5钱,干者1~3钱,水煎两次,混合,分3次服;或制成丸、散剂服用,每次0.5~1钱。据100例的随访观察,一般服药1~2日即获痊愈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《中华本草》:苦丁
拼音注音
Kǔ Dīnɡ
别名
小山萝卜、龙喳口、叉头草、蛾子草大叶蜈蚣草、杨梅蒜、羊奶草、野苦麻、高脚蒲公英、丁萝卜、双股金钗、乳浆草、九刀参、八楞麻
英文名
all-grass of Taiwan Lettuce
出处
出自《四川中药志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菊科植物台湾莴苣的干燥根或全草。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Lactuca taiwaniana Maxim.
采收和储藏:春、夏间采收,洗净,鲜用或晒干。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Lactuca taiwaniana Maxim.
采收和储藏:春、夏间采收,洗净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一年或二年生草本,高80-120cm。全株均有白色乳汁。主根数个,圆锥形。茎单一,直立,上部多分枝。叶互生;能常无柄;叶片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,长6-14cm,宽3-5cm,羽状分裂,先端裂片较大,两侧裂片略下倾,先端尖锐或渐尖、或钝,分裂片端裂片较在两侧裂片略下倾,先端尖锐或渐尖、或钝,基部呈耳状抱茎,边缘复作齿牙状,上面绿色,下面浅绿色,主脉上具长毛。头状花序顶生,排列成圆锥花丛;总苞圆筒状,苞片覆瓦状排列;花淡黄色,全部舌状;雄蕊5,着生花冠管上;子房下位,花柱纤细,柱头2裂。瘦果卵圆形,扁平,黑色,先端具喙,冠毛白,细软。花期5-9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路边及荒野。
资源分布:分布于河北、山西、陕西、甘肃、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台湾、河南、湖北、四川、贵州等地。
资源分布:分布于河北、山西、陕西、甘肃、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台湾、河南、湖北、四川、贵州等地。
性味
味苦;性寒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;祛风湿;活血。主疔疮痈肿;咽喉肿痛;疥癣;痔疮;蛇咬伤;风湿痹痛;跌打损伤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5-30g;或泡酒。外用:适量,捣敷;或煎水洗。
各家论述
1.《草木便方》:解毒,散热,清火,利筋骨。治中恶,羊疔,同蕌用。蛇伤起疱,捣涂。
2.《四川中药志》:清热解毒,调经种子。治疮毒痈肿及蛇伤。
2.《四川中药志》:清热解毒,调经种子。治疮毒痈肿及蛇伤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野山楂
- 海松子
- 使君子
- 实葫芦
- 白绒草
- 球兰
- 白花射干
- 神香草
- 四方藤
- 山丹花
- 椰根
- 三楞草
- 北方点地梅
- 四季素馨花
- 圣罗勒
- 冰
- 白簕枝叶
- 白椴
- 蛴螬
- 曲枝天冬
- 石吊兰
- 山苏子根
- 三铃子
- 清风藤
- 深山黄堇
- 刷把草根
- 煅石膏
- 三枝叶
- 三角咪
- 六方藤
- 漆树皮
- 巴豆叶
- 山乌珠根
- 白毛蛇
- 全叶青兰
- 伞花绢毛菊
- 杄木
- 山吴萸
- 荞麦叶
- 七筋姑
- 白果
- 山岗荚
- 宿根亚麻
- 野漆树根
- 莎草蕨
- 白檀
- 丝瓜子
- 滨海前胡
- 四方麻
- 楸木皮
- 北风草
- 吹云草
- 茄子
- 山乌桕根
- 三筒管
- 鳖甲胶
- 白桂木根
- 山佩兰
- 白楠木
- 十大功劳叶
- 半边风
- 三月花
- 胡枝子根
- 杯菊
- 山大刀
- 透骨香
- 三叶木蓝
- 白沙虫药
- 七鳃鳗
- 琼越线蕨
- 白狼毒
- 羊不食
- 莼
- 荷莲豆菜
- 油杉
- 枫柳皮
- 金花菜
- 芦花
- 水虾子草
- 伞花马钱
- 三白草根
- 喜树皮
- 杉塔
- 水蔗草
- 伞形梅笠草
- 八楞木
- 双剪菜
- 苘麻根
- 茜草茎
- 槭叶止血草
- 球花紫云英
- 扁担蒿
- 三轮蒿
- 拔毒散
- 冰草
- 伞莎草
- 半圆盖阴石蕨
- 白背杨
- 白肚
- 球果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