马蹄根
《中华本草》《中药大辞典》:马蹄根
拼音注音
Mǎ Tí Gēn
别名
马蹄蕨
英文名
Large Angiopteris
出处
出自《云南思茅中草药选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观音座莲科植物大观音莲的根茎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Angiopteris magna Ching采收和储藏:全年可采,洗净、切片晒干。
原形态
多年生大型陆生蕨类。根状茎肥大,肉质圆球形。叶大型,纸质,一至三回羽状复叶;叶柄粗长,基部有1对大而坚硬的马蹄形托叶状附属物;羽片互生,长圆形,长45-55cm,宽20-30cm;羽柄暗棕色,长6-12cm,第1对羽片多为3对,最终小羽片7-8对,宽披针形,先端渐尖收缩呈尾状,边缘有尖齿牙,基部圆形;叶脉大部分分叉。孢子囊群褐色,长圆形,长2-3mm,相互接近,沿小羽片背面边缘排成2行,每个孢子囊群有孢子囊14-18个,孢子囊无隔丝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山涧林下、水边等阴湿处。资源分布:分布云南南部。
性味
苦;涩;寒
归经
心;肺;大肠经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;利尿祛湿;活血止血;祛瘀止痛。主泄泻;痢疾;肾炎水肿;胃脘疼痛;肺痨;咳血;崩漏;跌打肿痛;风湿痛;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5-30g;或研末,每次1.5-3g,每日3-6g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《中药大辞典》
《*辞典》:马蹄根
拼音注音
Mǎ Tí Gēn
别名
马蹄蕨
出处
《云南思茅中草药选》
来源
为莲座蕨科植物大莲座蕨的根状茎。全年可采,洗净、切片晒干。
原形态
植株高大。根状茎球形,肥大。大型1~3回羽状复叶,纸质,叶柄粗长,基部有肉质托叶状的附属物(形如马蹄)2枚;羽片长圆形,长48厘米,宽20~30厘米,羽柄长约6厘米,褐色;小羽片阔披针形,近对生,基部小羽片长10~12厘米,上部小羽片长16~22厘米,宽约3厘米.孢子囊群长圆形,长2毫米,彼此接近,沿小羽片背面边缘排成2行,褐色。
生境分布
生于山涧林下、水边等阴湿处。分布云南、广西等地。
性味
苦涩,寒。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,止血,祛湿利尿。治肠炎,痢疾,食滞腹胀。肾炎水肿,肺结核,咳血,血崩,跌打,风湿,胃及十二指肠溃疡。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0.5~1两;或研末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玫瑰露
- 红背叶
- 大百解薯
- 牛嗓管树
- 柚花
- 青杠膏
- 香蕉根
- 枫荷梨
- 桑瘿
- 七厘丹
- 柑叶
- 绛梨木子
- 水晶兰
- 虾蟆
- 鱼腥草
- 瑞香狼毒
- 万寿菊花
- 栝楼皮
- 四轮香
- 华南桦
- 柳白皮
- 米团花
- 桃枝
- 铅霜
- 茶树根
- 荆三棱
- 凉粉草
- 狗血
- 鬼毛针
- 山白龙
- 尖叶川黄瑞木
- 三果木皮
- 鲤鱼皮
- 水茄冬叶
- 横经席
- 醋林子
- 柚核
- 白三七
- 二色补血草
- 四大天王
- 山五味子根
- 吊灯花
- 刺藜
- 白背杨
- 千斤拔
- 树韭菜
- 山砂姜
- 地乌
- 大羽铁角蕨
- 美人蕉花
- 水田七
- 桑耳
- 山苦荬
- 獭四足
- 猪肾
- 雀脑
- 人参
- 狭叶桃叶珊瑚
- 广防风
- 梁王茶
- 红楠
- 三叶木蓝
- 鹿角菜
- 千里光
- 绵萆薢
- 美洲凌霄
- 接骨树
- 沙冬青
- 刺梨
- 牛耳枫子
- 花生衣
- 强壮莲座蕨
- 狗齿
- 蔷薇根
- 黄瑞木
- 竹蜂
- 马牙贯众
- 婆罗门参
- 慈菇
- 小三叶耳蕨
- 药王茶
- 猪苓
- 桂子
- 卵叶贝母
- 野山楂
- 抱树莲
- 良藤
- 旱芹
- 老虎耳根
- 酪
- 石楠
- 苦荬菜
- 阔齿兔唇花
- 棕榈
- 白细辛
- 长叶山竹子
- 耳水苋
- 一枝黄花
- 水田碎米荠
- 马鬐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