苎麻梗
《中华本草》:苎麻梗
拼音注音
Zhù Má Gěnɡ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荨麻科植物苎麻的茎或带叶嫩茎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Boehmeria nivea(L.)Gaud.[Urtica nivea L.]采收和储藏:春、夏季采收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多年生半灌木,高1-2m。茎直立,圆柱形,多分枝,青褐色,密生粗长毛。叶互生;叶柄长2-11cm;托叶2,分离,早落;叶片宽卵形或卵形,长7-15cm,宽6-12cm,先端渐尖或近尾状,基部宽楔形或截形,边缘密生齿牙,上面绿色,粗糙,并散生疏毛,下面密生交织的白色柔毛,基出脉3条。花单性,雌雄通常同株;花序呈圆锥状,腋生,长5-10cm,雄花序通常位于雌花序之下;雄花小,无花梗,黄白色,花被片4,雄蕊4,有退化雌蕊;雌花淡绿色,簇球形,直径约2mm,花被管状,宿存,花柱1。瘦果小,椭圆形,密生短毛,为宿存花被包裹,内有种子1颗。花期9月,果期10月。
生境分布
在我国河南、山东及陕西以南各地广为栽培,也有野生。
形状
性状鉴别 茎圆柱形,有粗毛,体较轻而韧,皮易纵向撕裂,韧性足,断面淡黄色,中央为髓;叶对生,叶片多皱缩或破碎,棱绿色,完整者展平后为宽卵形,长达15cm以上,宽5-10cm,先端渐尖,基部近圆形或宽楔形,边缘有粗齿。基出脉3条,叶背微隆起,两面均有毛。叶柄较长,长达7cm。气微,味微辛、微苦。
性味
甘;微寒
功能主治
散瘀;解毒。主金疮折损;痘疮;痈肿;丹毒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6-15g;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适量,研末调敷;或鲜品捣敷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紫雪花
- 鱵鱼
- 鳟鱼
- 酸枣根
- 鹊
- 肿节风
- 鹧鸪脂
- 荭草根
- 鼠肾
- 酸不溜根
- 走游草
- 带鱼
- 藏青果
- 蜘蛛
- 走马胎叶
- 芝麻壳
- 朝鲜一枝黄花
- 钟萼木
- 旱芹
- 走马芹
- 蛇眼草
- 蛇葡萄根
- 酸枣根皮
- 鲻鱼
- 草本三角枫
- 乌鱼蛋
- 鲨鱼肝
- 沙地柏
- 马缨杜鹃
- 小叶眼树莲
- 五裂槭
- 华南毛蕨
- 大青叶
- 走马风
- 蛇退
- 走边疆
- 绢毛石花
- 三棱
- 芦子
- 苦荞麦
- 走茎丹参
- 紫金莲
- 布荆
- 镰叶马蔺根
- 野丁香根
- 紫金皮
- 贝母兰
- 柯蒲木
- 急性子
- 一支箭
- 桤木
- 女菀
- 大夜关门
- 石韦
- 透明草
- 串铃草
- 蜥蜴
- 木香子
- 海龙
- 黄花小二仙草
- 箭叶蓼
- 野烟叶
- 小红藤
- 含羞草根
- 三角泡
- 条参
- 大瓦韦膜叶星蕨
- 泡桐
- 莿(木冬)
- 柞木叶
- 石楠
- 莽草根
- 铁落
- 八节毛
- 钩栲
- 广香藤
- 乌榄核
- 草苁蓉
- 茱苓草
- 盐肤木
- 烂茶叶
- 蚌壳草
- 小九节铃
- 小梾木
- 小獐毛
- 金雀根
- 白鹤藤根
- 大发汗
- 艾虎
- 莲房
- 缩砂蜜
- 粗叶耳草
- 岩泽兰
- 蘼芜
- 龟甲胶
- 草果药
- 枫香树根
- 黄荆
- 蓬莱草
- 向日葵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