铁色箭
《中华本草》:铁色箭
拼音注音
Tiě Sè Jiàn
别名
岩大蒜、黄龙爪、独脚蒜头、大一枝箭、天蒜、独蒜、老鸦蒜、龙爪花、金灯花、螃蟹花
出处
《纲目》在石蒜条云:“一种叶如大韭,四五月抽茎,开花如小管花黄白色者,谓之铁色箭,功与此(石蒜)同。二物并抽茎开花,后乃生叶,叶花不相见,与金灯同。”按《纲目》对铁色箭的描述,即为石蒜科植物忽地笑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石蒜科植物忽地笑的鳞茎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Lycoris anrea (L′ Herit.)Herb.[Amaryllis aurea L′Herit.]采收和储藏:秋季将鳞茎挖出,选大者洗净,鲜用或晒干入药,小者做种。
原形态
忽地笑 多年生草本。鳞茎肥大,近卵形,直径约5cm,外被黑褐色鳞茎皮。秋季出叶,基生;叶片质厚,宽条形,长约60cm,最宽处达2.5cm,向基部渐狭,宽约1.7cm,先端渐尖,上面黄绿色,有光泽,下面灰绿色,中脉在上面凹下,在下面隆起。叶脉及叶片基部带紫红色。先花后叶;花茎高30-60cm,总苞片2枚,披针形,长约3.5cm,宽约8mm;伞形花序有花4-8朵,花较大,黄色或橙色,稍两侧对称;花被裂片6,倒被针形,长约6cm,宽约Icm,背面具淡绿色中助,强度反卷和皱缩;花被简长约1.2-l.5cm,具柄;雄蕊6,与花柱同伸出花被外,花丝黄色;花柱上部玫瑰红色,子房下位,3室。蒴果具3棱,室背开裂;种子少数,近球形,直径约7mm,黑色。花期8-9月,果期10月。
栽培
1.生物学特性:适应性强,较耐寒。自然界常野生于缓坡林缘、溪边等比较湿润及排水良好的地方。有夏季休眠习性,不择土壤,但喜腐殖质丰富的土壤和阴湿而排水良好的环境。[br]2.栽培技术:通常用分球繁殖。春秋两季均可栽植,-般温暖地区多秋植,较寒冷地区则宜春植。分球时注意尽量少损伤根系,以免影响当年开花,栽植不宜过深,以球顶刚埋入地面为宜,栽植后不宜每年采挖,一般4-5年挖出分栽1次。为培育新品种,可播种繁殖。[br]3.栽培管理简便,一般园土栽培不必施肥,夏季花前如遇干旱,要浇l、2次透水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长于阴湿山坡、岩石上及石崖下土壤肥沃地方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西南及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台湾、湖北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等地。
化学成分
鳞茎含石蒜碱(lycorine),石蒜伦碱(lycre-nine),雪花莲胺碱(galanthamine),伪石蒜碱(pseudolycorine)石蒜碱(homolycorine),多花水仙碱(tazettine),石蒜胺碱(lyco-ramine)。 茎含雪花莲胺碱,石蒜胺碱。
药理作用
1.抗癌和抗病毒作用:所含伪石蒜碱有抗癌和抗病毒作用。对大鼠W256癌肉瘤和人宫颈癌(Hela)细胞有抑制作用;对小鼠淋巴细胞绒毛脑膜炎病毒、脑心肌炎病毒和日本乙型脑炎病毒均有抑制作用。2.其他作用:所含石蒜伦碱有兴奋动物的子宫和小肠平滑肌的作用。所含雪花莲胺碱有抗胆碱酯酶和某些镇痛作用。本品流浸膏对犬、鸽均有催吐作用,产生催吐有反射性作用和中枢作用。家兔灌胃0.1g(生药)/kg,使呼吸道分泌增加有显着祛痰作用。3.毒性:小鼠灌胃的半数致死量为26.42g(生药)/kg/。
性味
辛;甘;微寒;有毒
功能主治
润肺止咳;解毒消肿。主肺热咳嗽;或咳血;阴虚痨热;小便不利;痈肿疮毒;疔疮结核;烫火伤
用法用量
外用:适量,捣敷或捣汁涂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降龙草
- 赛北紫堇
- 柏枝节
- 酸石榴
- 白及
- 顶果膜蕨
- 毛茄
- 鲨鱼油
- 入地蜈蚣
- 钉头果
- 管仲
- 鼹鼠
- 桃叶
- 白犁头草
- 锈毛钝果寄生
- 蛇蜕
- 等宽鳞毛蕨
- 枫柳皮
- 八角香
- 葛叶
- 白颖苔草
- 白地牛
- 铁破锣
- 白花藤
- 凹瓦韦
- 鲨鱼心
- 金缕半枫荷叶
- 紫萝兰
- 螳螂跌打
- 北豆根
- 白皮
- 雄黄豆
- 布朗耳蕨
- 劲直酢浆草
- 白蔹子
- 鲐鱼
- 紫参
- 鲨鱼肝
- 腐沫
- 白对节子叶
- 鸭肪
- 白花猪母菜
- 扁竹兰
- 白花蛇目睛
- 白薯莨
- 甜茶藤
- 金针菜
- 谷精草
- 天竺桂
- 乳腐
- 黑血藤
- 桐皮
- 沼地马先蒿
- 珍珠莲
- 胆星
- 桃耳七
- 凹朴皮
- 稗米
- 鼠脂
- 白花岩青兰
- 菩提香
- 青天葵
- 蛇头草
- 酸浆菜
- 檀根
- 戎盐
- 钓竿柴
- 香苏草
- 青风藤
- 珂
- 胎生铁角蕨
- 鹬肉
- 紫藤根
- 番石榴皮
- 麦冬
- 紫丁香
- 鼠妇
- 白杨枝
- 紫藤
- 马肝
- 赛番红花
- 短毛熊巴掌
- 田螺壳
- 通天草
- 铁丝灵仙
- 白花丹
- 过山青
- 扁竹根
- 蛇退步
- 酸模
- 白牛胆
- 苹婆
- 白鸭肉
- 小红藤
- 踏膀药
- 雪乌
- 白千层皮
- 甜草
- 白桂
- 八角茴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