鲨鱼油
《中华本草》:鲨鱼油
拼音注音
Shā Yú Yóu
来源
药材基源:为六鳃鲨科动物扁头哈那鲨的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Notorhynchus platycephalus采收和储藏:捕得后剖腹取出脂肪,熬油。
原形态
扁头哈那鲨,体长一般达2-3m,前部较粗大,后部渐细小,尾狭长。头扁宽,前缘广圆,吻中长,约为头长的1/4。眼长圆形,无瞬膜。鼻孔中大,下侧位,前鼻瓣后部圆,突出。口宽大,广弧形,下唇褐发达,褐沟后延。上下颌牙侧扁,上颌无小齿头1-3个。下颌正中牙1个,其中央无齿头,两侧各具小齿头3个;下颌每侧6牙,牙梳状,具5-6齿头。喷水孔小,圆形,上侧位,距第1鳃孔比距眼为近。鳃孔7个,宽大,下部伸达腹面,向后渐小,最后1个位于胸鳍基底前方。背鳍1个,后位,起点与腹鳍基底后端相对。胸鳍较大,外角和里角钝尖。腹鳍与背鳍约等大,臀鳍小于背鳍。尾鳍甚长,尾椎轴平,后略上翘,下叶前部突出,中部与后部间有一缺刻,尾部钝尖。体灰褐色,散布不规则黑色斑点,腹部、腹鳍及臀鳍浅褐色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栖息于近海底层,主食中小型鱼类及甲壳动物。卵胎生,每胎产仔10余尾。资源分布:我国分布于渤海、黄海、东海及南海。黄海产量较大。
化学成分
鲨鱼油含角鲨烯(squalene),维生素(vitamin)A、D。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;止痛。主烧烫伤
用法用量
内服:制成乳剂,每次20ml,每日3次。外用:适量,涂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管仲
- 白犁头草
- 锈毛钝果寄生
- 蛇蜕
- 等宽鳞毛蕨
- 枫柳皮
- 八角香
- 葛叶
- 白颖苔草
- 白地牛
- 铁破锣
- 白花藤
- 凹瓦韦
- 鲨鱼心
- 金缕半枫荷叶
- 紫萝兰
- 螳螂跌打
- 北豆根
- 白皮
- 雄黄豆
- 布朗耳蕨
- 劲直酢浆草
- 白蔹子
- 鲐鱼
- 紫参
- 鲨鱼肝
- 腐沫
- 白对节子叶
- 鸭肪
- 白花猪母菜
- 扁竹兰
- 白花蛇目睛
- 白薯莨
- 甜茶藤
- 金针菜
- 谷精草
- 天竺桂
- 乳腐
- 黑血藤
- 桐皮
- 沼地马先蒿
- 珍珠莲
- 胆星
- 桃耳七
- 凹朴皮
- 稗米
- 鼠脂
- 白花岩青兰
- 菩提香
- 青天葵
- 蛇头草
- 酸浆菜
- 檀根
- 戎盐
- 钓竿柴
- 香苏草
- 青风藤
- 珂
- 胎生铁角蕨
- 鹬肉
- 紫藤根
- 番石榴皮
- 麦冬
- 紫丁香
- 鼠妇
- 白杨枝
- 紫藤
- 马肝
- 赛番红花
- 短毛熊巴掌
- 田螺壳
- 通天草
- 铁丝灵仙
- 白花丹
- 过山青
- 扁竹根
- 蛇退步
- 酸模
- 白牛胆
- 苹婆
- 白鸭肉
- 小红藤
- 踏膀药
- 雪乌
- 白千层皮
- 甜草
- 白桂
- 八角茴香
- 白叶不翻
- 白叶瓜馥木
- 白果叶
- 扁藤
- 粘毛鼠尾草果
- 白杨树根皮
- 茸毛木蓝
- 白粱米
- 端哼
- 紫椿
- 八角枫叶
- 紫薇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