酸果藤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酸果藤
拼音注音
Suān Guǒ Ténɡ
别名
酸藤子、酸藤果、山盐酸鸡、酸醋藤、入地龙、信筒子
来源
紫金牛科信筒子属植物酸果藤Embelia laeta (L.)Mez (E. obovata Hemsl.),以根、叶及果实入药。根、叶全年可采,根洗净切片晒干,叶晒干或鲜用;夏季采果,蒸熟晒干。
性味
根、叶:酸,平。
果:甘、酸,平。
功能主治
根、叶:祛瘀止痛,消炎,止泻。根用于痢疾,肠炎,消化不良,咽喉肿痛,跌打损伤;叶外用治跌打损伤,皮肤瘙痒。
果:强壮,补血。用于闭经,贫血,胃酸缺乏。
用法用量
根0.5~1两,果3~5钱;鲜叶外用适量,捣烂敷患处。
备注
(1)同属植物:[b]白花酸果藤[/b](早禾藤、水林果)Embelia ribes Burm.;[b]大叶酸藤[/b](马桂花)Embelia longifolia (Benth.)Hemsl.,在广东、云南亦应用于临床,功效相似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木麻黄种子
- 矮脚苦蒿
- 节节茶
- 薤白
- 云南丹参
- 剑叶耳草
- 白兰花
- 眼子菜根
- 兜兰
- 青藏虎耳草
- 老白花树皮
- 寒水石
- 青头菌
- 九子不离母
- 香茅根
- 肿节风
- 睡菜
- 算盘七
- 蓝锭果
- 西洋参
- 蘘荷子
- 小九头狮子草
- 太白鹿角
- 陈芥菜卤汁
- 獐骨
- 鹿角芦荟
- 藏菌陈
- 首乌藤
- 牛心果
- 黑脂麻
- 薜荔果
- 柱果木榄叶
- 走马胎叶
- 苏木蓝
- 薄柱草
- 亮光菜
- 苍山冷杉
- 白皮柯
- 扁豆藤
- 大树三台
- 龙舌箭
- 覆盆子叶
- 过山消根
- 黄土
- 雪下红
- 西瓜根叶
- 刺人参
- 海虾
- 鲫鱼脑
- 锁阳
- 栗毛球
- 金丝草
- 益智
- 蓼大青叶
- 五叶薯
- 双参
- 鸡挂骨草
- 树葫芦
- 羊角参
- 白子菜
- 山鸡
- 倒卵叶五加
- 獭肝
- 长管香茶菜
- 冷饭果
- 榕树皮
- 粉绿益母草
- 蒙自水芹
- 长尾复叶耳蕨
- 臂形草
- 杯苋
- 小伸筋草
- 红辣树根
- 蛇葡萄根
- 牛藤
- 牛黄
- 野梨枝叶
- 喜树叶
- 牛目椒
- 杜鹃花叶
- 赛繁缕
- 钟花草
- 紫薇皮
- 胖大海
- 地筋
- 九龙盘
- 粪箕笃
- 贯众
- 莎草蕨
- 豆腐泔水
- 披针骨牌蕨
- 藤梨根
- 火炭母草根
- 卵叶鳞始蕨
- 慕荷
- 鼠尾草
- 乳腐
- 酥油
- 黄瓜
- 叉枝鸦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