点乳冷水花
《中华本草》:点乳冷水花
拼音注音
Diǎn Rǔ Lénɡ Shuǐ Huā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荨麻科植物点乳冷水花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Pilea glaberrima(B1.)B1.[Urtica glaberrima B1.;Pilea smilacifolia Wedd.var.glaberrima(B1.)Wedd.]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,洗净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植株近攀援状,无毛。成对之叶近相等;叶柄长,1-1.5cm,无毛;托叶小,三角形;叶片椭圆形至椭圆状披针形,长7-13cm,宽3-5.5cm,先端渐尖有短尖尾,基部圆形至宽楔形,两面无毛,钟乳体点状或短棒状;基出脉3条,侧脉横行至边缘网结。聚伞花序,雄花序短于叶柄或等长,花疏松,黄色,花被片4,雄蕊4,与花被片对生,花丝长过花被片;雌花花被片3,近等大。瘦果卵形。花期7-9月,果期10-11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800m左右的山麓密林下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广东、海南、广西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
性味
淡;辛;性凉
功能主治
散瘀消肿;止痛。主跌打损伤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9-15g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土中闻
- 台湾泡桐叶
- 土半夏
- 松针
- 滇竹根七
- 滇池海棠
- 台湾海棠
- 独叶一枝花
- 麻口皮子药
- 牛肋筋
- 香草仔
- 美味牛肝
- 点头菊
- 砧草
- 黑色鳞毛蕨
- 西南山茶
- 独龙
- 伽喃香
- 翻白叶
- 白附子
- 滇五味
- 滇瓦花
- 鲃鱼
- 粘山药
- 金花茶花
- 白犁头草
- 藏青杠
- 井边茜
- 岩茴香
- 竹节菜
- 斩木橿子
- 青蒜
- 阳桃花
- 蜂蝇
- 麝香草
- 白菊花根
- 鲜地黄
- 黑石耳
- 蝎子草
- 象牙参
- 皮哨子
- 狗心
- 黄锁梅根
- 石米
- 鸭脚罗伞
- 青稞
- 矮人陀
- 鱼肠草
- 鳖甲
- 鸳鸯
- 毛花洋地黄
- 酸果藤
- 风箱树根
- 酸不溜根
- 甘肃棘豆
- 鹰头
- 散血藤
- 钩吻
- 阔叶麦冬
- 蛇根木
- 壮筋草
- 酸藤木
- 蛇百子
- 黑鳞大耳蕨
- 蝈蝈
- 乌蛇膏
- 芸香
- 香水月季
- 茯神木
- 酸不溜
- 鼋膏
- 光枝勾儿茶
- 香阿魏
- 白鹅膏
- 枝儿条
- 肚拉
- 狗骨柴
- 珠儿参叶
- 香樟叶
- 皱叶狗尾草
- 无花果
- 毛贯众
- 竹叶椒根
- 竹叶榕
- 葛枣
- 蛇接骨
- 粪鬼伞
- 甘薯
- 苹果叶
- 鸭胆
- 土牡蛎
- 柞树皮
- 柞木枝
- 蛇根草
- 香蕈
- 都咸子树皮
- 竹节草
- 角果木子油
- 啤酒酵母
- 毛大丁草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