淡竹笋
《中华本草》:淡竹笋
拼音注音
Dàn Zhú Sǔn
英文名
shoot of Henon Bamboo
出处
出自汪颖《食物本草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禾本科植物淡竹的苗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1.Phyllostachyl nigra(Lodd.ex Lindl.)Munro var.henonis(Mitf.)Stapf et Rendle 2.Bambusa tuldoides Munro. 3.Sinocalamus beecheyanus (Munro)McClure var.pubescens P.F.Li[Bambusa beecheyana Munro var.pubescens P.E.Li;Dendrocalamopsis beecheyana(Munro) Keng f.var.pubescens (P.F.Li)Keng f.]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,去箨叶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1.淡竹 植株木质化,呈乔木状。竿高6-18m,直径5-7cm,成长后仍为绿色,或老时为灰绿色,竿环及箨环均甚隆起。箨鞘背面无毛或上部具微毛,黄绿至淡黄色而具有灰黑色之斑点和条纹;箨耳及其繸毛均极易脱落;箨叶长披针形,有皱折,基部收缩;小技具叶1-5片,叶鞘鞘口无毛;叶片深绿色,无毛,窄披针形,宽1-2cm,次脉6-8对,质薄。穗状花序小技排列成覆瓦状的圆锥花序;小穗含2-3花,顶端花退化,颖工或2片,披针形,具微毛;外稃锐尖,表面有微毛;内稃先端有2齿,生微毛,长12-15mm;鳞被数目有变化,3至1枚或缺如,披钍形,长约3mm;花药长7-10mm,开花时,以具有甚长之花丝而垂悬于花外;子房呈尖卵形,顶生一长形之花柱,两者共长约7mm,柱头3枚,各长约smm,呈帚刷状。笋期4-5月,花期10月至次年5月。 2.青竿竹 植株木质化,呈乔木状。植株丛生,无刺。竿直立或近直立,高达15m,径约6cm。顶端不弯垂,竿的节上分枝较多;节间圆柱形,竿的节间和箨光滑无毛。 3.大头典竹 植株木质化,是乔木状。竿高达15m。多少有些作之字形折曲,幼竿被毛和中部以下的竿节上通常具毛环,节间通常较短;箨鞘背部疏被黑褐色、贴生前向刺毛;释片基部较狭;释舌较长,长约5mm;小穗通常呈麦秆黄色;内稃背部被柔毛,脊上具较长而密的缘毛。叶鞘通常被毛;叶舌较长以及外稃背面被疏柔毛。花期3-5月,笋期6-7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1.淡竹通常栽植于庭园。 2.青竿竹多生于平地、丘陵。 3.大头典竹生于山坡、平地工路旁。资源分布:1.淡竹分布于山东、河南、及长江流域以南各地。 2.青竿竹分布于广东、广西。 3.大头典竹分布于广东、海南及广西。
化学成分
嫩芽含维生素(vitamin)B12。
性味
甘;寒
归经
肺;胃经
功能主治
清热消痰。主热狂;头风;头痛;心胸烦闷;眩晕;惊痫;小儿惊风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0-60g。
各家论述
汪颖《食物本草》:消痰。除热狂,壮热头痛,头风,并妊妇头旋颠仆,惊悸,温疫,迷闷,小儿惊痫,天吊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淡竹笋
拼音注音
Dàn Zhú Sǔn
别名
中母笋(孟诜)
出处
汪颖《食物本草》
来源
为禾本科植物淡竹的苗。
性味
《纲目》:"甘,寒。"
归经
入肺、胃经。
①《本草再新》:"入肝、肺二经。"
②《本草撮要》:"入手太阴、足阳明经。"
功能主治
汪颖《食物本草》:"消痰。除热狂,壮热头痛,头风,并妊妇头旋颊仆,惊悸,温疫,迷闷,小儿惊痫,天吊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~2两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鹈鹕油
- 跳八丈
- 樱额
- 小果金花茶叶
- 扁果
- 母猪藤
- 白竻薳
- 紫红獐牙菜
- 山藿香
- 蜂窝草
- 披针骨牌蕨
- 山楂叶
- 羊皮
- 羊屎木
- 云南小膜盖蕨
- 硬骨凌霄
- 远志
- 矩圆石韦
- 锦灯笼
- 工布乌头
- 接骨草
- 鹿筋
- 庐山石韦
- 石栗
- 丝瓜子
- 海金沙
- 蚂蚁花根
- 醋林子
- 旱芹
- 楸子
- 牛耳枫枝叶
- 水藁本
- 苦夭
- 花酸苔
- 檀香油
- 棘针
- 偏瓣花根
- 慈姑叶
- 黎豆
- 黄荆叶
- 黄裙竹荪
- 拐枣七
- 牡荆
- 海桑
- 小金狗
- 木薯
- 土马鬃
- 绵萆薢
- 山槟榔
- 麻柳树根
- 东北桤木
- 蟋蟀
- 牛筋草
- 山柳
- 龙血树
- 螳螂跌打
- 水枇杷
- 草乌叶
- 刺果藤仲
- 牛金子
- 莲须
- 野大豆藤
- 椿树花
- 三品一枝花
- 苹果皮
- 獾油
- 过岗龙
- 煨姜
- 千年耗子屎种子
- 大块瓦
- 猴高铁
- 狐狸尾
- 木槿根
- 漆树根
- 朝天罐
- 铁扇子
- 莲子心
- 苍白秤钩风
- 桑螵蛸
- 刷把草
- 骆驼黄
- 石青菜
- 蝎子七
- 蛇王藤
- 擘蓝
- 碎米柴
- 尖叶铁扫帚
- 合掌消
- 风箱树
- 山刺柏
- 奶浆参
- 大将军
- 树腰子
- 金钱白花蛇
- 豺肉
- 粗糠柴
- 麦撇花藤
- 香榧草
- 狗核树
- 辣蓼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