杜鹃花果实
《中华本草》:杜鹃花果实
拼音注音
Dù Juān Huā Guǒ Shí
别名
映山红子
来源
药材基源:为杜鹃花科植物杜鹃花的果实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Rhododendron simsii Planch.[R·in-dicum Sweet var.simsii Maxim;R.indicum(L.) Sweet var.Ignescens Sweet]采收和储藏:8-10月果熟时采收,晒干。
原形态
落叶或半常绿灌木,高2-5m。多分枝,幼枝密被红棕色或褐色扁平糙伏毛,老枝灰黄色,无毛,树皮纵裂。花芽卵形,背面中部被褐色糙伏毛,边缘有睫毛。叶二型;春叶纸质,较短,夏叶革质,较长,卵状椭圆形或长卵状披针形,长3-6cm,宽2-3cm,先端锐尖,具短尖头,基部楔形,全缘,表面疏被淡红棕色糙伏毛,背面密被棕褐色糙伏毛,脉上更多。花2-6朵,成伞形花序,簇生枝端;花梗长约5-8mm;花萼5深裂,裂片卵形至披针形,长3-7mm,外面密被糙伏毛和睫毛;花冠宽漏斗状,玫瑰色至淡红色、紫色,长3-5cm,5裂,裂片近倒卵形,上方1瓣及近倒2瓣里面有深红色斑点;雄蕊10,稀7-9,花丝中下部有微毛,花药紫色;子房卵圆形,5室,长5-8mm,密被扁平长糙毛,花柱细长。蒴果卵圆形,长1-1.2cm,密被棕色糙毛,花萼宿存。花期4-6月,果期7-9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丘陵山地或平地,疏灌丛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长江流或以南各地,东至台湾,西到四川、云南。
性味
甘;辛;性温
功能主治
活血止痛。主跌打肿痛
用法用量
内服:研末,1-2g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挖耳草
- 剑麻
- 脆蛇
- 披散糖芥
- 铁扇子
- 桂叶素馨
- 赤翅蜂
- 地乌
- 茴香虫
- 大人血七
- 醋糟
- 大阳关
- 柳白皮
- 铜锤草
- 风毛菊
- 大脚菇
- 赤车使者
- 商陆叶
- 铁树
- 鲂鱼
- 桂子
- 赤阳子
- 野火绳
- 山柑算盘子
- 小青杨
- 翅茎蜂斗草
- 紫荆果
- 桂皮紫萁
- 锦葵
- 冬青子
- 蜂胶
- 香阿魏
- 山高粱
- 野鸡草
- 乌木屑
- 铁棒锤
- 哈士蟆
- 鹅脚木叶
- 极丽马先蒿
- 铁灯兔耳风
- 维特他
- 大树三台
- 狗舌草
- 大薸
- 棱枝槲寄生
- 柘木
- 锈毛络石
- 赤腹松鼠
- 益智仁
- 打火草
- 对马耳蕨
- 苋实
- 小接骨丹
- 米麦麨
- 三台红花
- 野菱根
- 地黄花
- 鲫鱼胆草
- 过山风
- 云南紫珠
- 臭菘叶
- 驴耳朵草
- 对叉疔药
- 大叶藻
- 通天蜡烛
- 粗梗黄堇
- 蟋蟀
- 石刁柏
- 鹿仙草
- 响叶杨
- 麦撇花藤
- 钻地风
- 金钟花
- 茜草根
- 螳螂跌打
- 华山矾根
- 番荔枝叶
- 地牯牛
- 小九节铃
- 樟木
- 马牙七
- 臭常山
- 海底柏
- 鲎壳
- 苹果
- 茶子木花
- 地柏枝
- 大苞寄生
- 吉笼草
- 红须须
- 灯笼果
- 黄花香茶菜
- 糙叶五加
- 粗糙凤尾蕨
- 草果药
- 狐肝
- 缩砂蜜
- 紫苏梗
- 粗毛蹄盖蕨
- 糯米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