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香草
《中华本草》:新香草
拼音注音
Xīn Xiānɡ Cǎo
别名
新地生、石上莲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苦苣苔科植物云南长蒴苦苣苔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Didymocarpus yunnanensis (Franch.) W. W. Smith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,洗净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云南长蒴苦苣苔 多年生草本,高15-35cm。茎上升或直立,不分枝,被极短的毛。叶对生,2对,通常聚生于茎顶部;叶柄长23-12cm;叶片稍斜,卵形,长5-16.5cm,宽3-10.5cm,先端钝,基部浅心形,稍偏斜,边缘有浅钝齿,上面绿色,被短毛,下面几无毛,侧脉每边7-9条。聚伞花序伞房状,1-3条生于上部叶腋,长达18cm;花序梗长13cm;苞片对生,圆状卵形,长达1.6cm,边缘具小齿;花萼钟状,长约5mm,花萼钟状,长约5mm,疏被短毛,5浅裂,裂片三角形或卵状三角形,长约1mm,先端具硬尖头;花冠紫红色,长约3cm,外面疏被短柔毛,内面无毛,冠筒细,基部宽约4mm,喉部宽达8mm,冠桅二唇形,上唇2裂,下唇3裂,裂片圆状卵形;雄蕊2,花药连着,着生于冠筒上部,花丝扁平,退化雄蕊2;花盘杯状,具圆齿;子房线形,长约2cm,花柱短,长约4mm,柱头头状。蒴果线形,长3-4.8cm,花柱短,长约4mm,柱头头状。蒴果线形,长3-4.8cm,宽约2mm。花期8月,果期9-10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300-2600m的山地石子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四川、云南等地。
性味
味辛;性凉;有毒
功能主治
活血化瘀;消肿止痛;宣肺止咳。主跌打损伤;骨折肿痛;疮疖;咳嗽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3-6g,或加酒炖。外用:适量,研末,用水、酒各半调青;或鲜品捣敷。
注意
本品有毒,内服宜慎。《彝药志》:"服药期间忌食豆类。"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黄茄花根
- 蘘荷子
- 贯众
- 矮脚苦蒿
- 马尾千金草
- 雨久花
- 猕猴肉
- 毛莲蒿
- 马尾伸筋草
- 大木通
- 没药
- 假蓝靛
- 蝮蛇皮
- 楮叶
- 白子菜
- 显脉罗伞
- 苏木蓝
- 猫儿屎
- 爬树龙
- 马扫帚
- 五叶壁藤
- 无风自动草
- 左黑果
- 腐婢
- 獭肝
- 三叶茶
- 柱果木榄叶
- 蒙自虎耳草
- 绣球防风根
- 蚺蛇膏
- 薯莨
- 构树
- 女娄菜
- 牛心果
- 黄皮果核
- 三叶青
- 小牛力
- 橄榄
- 黄蓬花
- 老虎俐根皮
- 蒙自草胡椒
- 黄海葵
- 面筋
- 葱实
- 猫胞衣
- 旋柄茄
- 莲花
- 七里香
- 蔓胡颓子根
- 胡椒
- 蜢臂兰
- 卵叶娃儿藤
- 龙葵
- 莲状绢毛菊
- 欧活血丹
- 老虎耳
- 蜀羊泉
- 溪黄草
- 盘肠草
- 黄耆茎叶
- 毛薯
- 红麸杨根
- 猫头
- 黄花紫堇
- 黄皮树皮
- 旋覆花
- 八月炸
- 姜黄
- 龙头草
- 风藤
- 蓖麻叶
- 青箭杆草
- 牛尾泡
- 毛葡萄叶
- 向日葵
- 黄皮果
- 密穗砖子苗
- 西南水芹
- 牛耳大黄
- 羽裂星蕨
- 白蔹
- 序梗女贞
- 绒毛诃子
- 全叶马兰
- 肖鸢尾根
- 筋骨散
- 山小橘
- 钩藤
- 干苔
- 小黑菇
- 风叶藤
- 小紫金牛
- 白车轴草
- 毛扭藓
- 满树星
- 狭叶香茶菜
- 牛尾菜
- 马勃
- 焮麻
- 密毛桃叶珊瑚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