象牙参
《中华本草》:象牙参
拼音注音
Xiànɡ Yá Shēn
来源
药材基源:为姜科植物滇象牙参或藏象牙参的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1.Roscoea yunnanensis Loes.2.Roscoea tibetica Bat.[R.intermedia Gagnep.]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挖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1.滇象牙参,多年生草本,高15-25cm。根簇生,肉质,稍增粗,多少呈纺锤形,长2-3cm或更长。茎短缩,叶紧接,叶片3-4片,线状被针形或线形,长5-22cm,宽l-2cm,无毛,折叠及镰状弯曲。穗状花序有花l-4朵,总花梗近无或极短;苞片被针形,长3-5.5cm,宽0.3-1cm;花白色、玫瑰红色、紫色或天蓝色;花萼长2-4cm,狭管状,膜质;花冠管略较萼管为长或超出萼管近半,长达4.5cm,花冠裂片长2.5-3cm;侧生退化雄蕊长2-2.5cm;唇瓣倒卵形,长1.5-2.5cm,宽约1.6cm,先端2裂。花期7-8月。2.藏象牙参,本种与滇象牙参的区别是:植株矮小,高5-15cm;茎基部有3-4枚膜质的鞘,密被腺点;叶通常l-2片,叶片椭圆形,长2-6cm,宽l-2.5cm;花单生或2-3朵顶生,紫红色或蓝紫色。花期6-7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1.生于海拔2600-3500m的高山林下、草坡。2.生于山坡、草地或松林下。资源分布:1.分布于我国云南、西藏。2.分布于四川、云南、西藏。
性味
味苦;性凉
功能主治
润肺止咳;补虚。主咳嗽;哮喘;病后体虚;虚性水肿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9-15g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象牙参
拼音注音
Xiànɡ Yá Cān
别名
土中闻、鸡脚参、鸡脚玉兰
来源
姜科象牙参Roscoea intermedia Gagnep.,以根入药。
生境分布
云南。
性味
苦,凉。
功能主治
清肺定喘。主治咳嗽,哮喘。
用法用量
3~5钱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大果榆
- 金线兰
- 光慈姑
- 冠果草
- 关东丁香
- 光叶水苏
- 椒目
- 大沙叶
- 檵花叶
- 大红毛叶
- 象牙草
- 分心木
- 金鱼
- 铅
- 大白药
- 水枇杷
- 大树皮
- 橘皮
- 水莎草
- 大石枣
- 光素馨
- 蟹
- 血风藤
- 苦菜
- 锯鲨胆
- 大毛红花
- 大苦草
- 棘豆根
- 接骨木花
- 伏毛山豆根
- 大山豆
- 金腰子
- 枫香树皮
- 水曲柳
- 金花茶花
- 尖顶地星
- 竹衣
- 降香
- 大花列当
- 扶桑金星蕨
- 蝎子七
- 大羊角瓢
- 尖叶子打虫药
- 大腹皮
- 光肺筋草
- 蕺叶秋海棠
- 大头橐吾
- 凤尾搜山虎
- 血经草
- 夹蛇龟
- 仔榄树
- 匐地风毛菊
- 扶桑根
- 金钗凤尾蕨
- 戟叶石韦
- 蠵龟血
- 吉丁虫
- 血盘草
- 夹竹桃
- 戟叶瓦韦
- 变异鳞毛蕨
- 三台红花
- 降真香
- 甜茶藤
- 大细辛
- 卷茎蓼
- 鹅肠菜
- 西瓜皮
- 大铁扫把
- 金鱼藤
- 光裸星虫
- 割舌罗
- 西南石梓
- 榧螺
- 接骨树皮
- 海鹞鱼
- 细辛
- 金钗石斛
- 鸡大腿
- 鸦片
- 大木通
- 复羽叶栾树
- 大花卫矛果
- 关木通
- 豨莶根
- 勒管草
- 锯齿王根
- 寄生黄
- 大尾摇
- 龙须眼子菜
- 血余炭
- 铰剪藤
- 杏叶防风
- 寄马桩
- 翼首草
- 番荔枝
- 大理木香
- 大散血
- 尖山橙
- 古钩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