仙掌子
《中华本草》:仙掌子
拼音注音
Xiān Zhǎnɡ Zǐ
出处
出自《纲目拾遗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仙人掌科植物仙人掌及绿仙人掌的果实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1.Opuntia dillenii(Ker-Gaw.)Haw.[Cactus dillenii Ker-Gaw.]2.Op-untia vulgaris Mill.[O.monacantha Haw.]采收和储藏:果实熟时采收,洗净鲜用。
原形态
1.多年生肉质植物,常丛生,灌木状,高0.5-3m。茎下部稍木质,近圆柱形,上部有分枝,具节;茎节扁平,倒卵形至长圆形,长7-40cm,幼时鲜绿色,老时变蓝绿色,有时被白粉,其上散生小窠,每一窠上簇生数条针刺和多数倒生短刺毛;针刺黄色,杂以黄褐色斑纹。叶退化成钻状,早落。花单生或数朵聚生于茎节顶部边缘,鲜黄色,直径2-9cm ;花被片多数,外部的带绿色,向内渐变为花瓣状,广倒卵形;雄蕊多数,排成数轮,花丛浅黄色,花药2室;子房下位,1室,花柱粗壮,柱头6-8裂,白色。浆果多汁,倒卵形或梨形,紫红色,长5-7cm。种子多数。花期5-6月。2.乔木或灌木状,高1.5-4m。老株有明显的圆柱形主干,自近基部分枝,分枝多而茂密。茎节倒卵形或长圆形.基部渐狭,长10-30cm,较厚,嫩茎节薄,常波皱状,鲜绿色,散生小窠;小窠具均匀短绒毛、黄褐色刺毛和1-2枚针刺;刺长1-4cm,幼时黄色,先瑞红褐色,老刺变灰色,先端暗褐色;老茎干上的小窠内针刺多达10根。叶钻状,长2-3mm,早落。花1-5朵,着生于嫩茎节的顶部或边缘,鲜黄色,直径达7.5cm,外方花被片背面具紫红晕,内方花被片呈花瓣状展开,倒卵状长圆形;雄蕊多数,花丝浅绿色;花柱白色,柱头裂片6,果肉质,倒卵球形,长5-7.5cm,熟时紫红色,无刺,具多数种子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1.生于沿海沙滩的空旷处,向阳干燥的山坡、石上、路旁或村庄。2.生于河谷地区,常栽培于村庄、园边。资源分布:1.分布于西南、华南及浙江、江西、福建等地。2.分布于广西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
化学成分
仙人掌果汁的红色素含素含甜菜花青素(beta-cyanin)和甜菜黄素(betaxanithins)。甜菜花青素的主要成分是甜菜甙(betanin)。另含糖、有机酸和蛋白质[1]。新鲜的荚中含阿拉伯半乳聚糖(arabinogalactan),D-半乳糖(D-galactose)和D-阿拉伯糖(D-arabinose)的比例为3:1[2]。
药理作用
从成熟仙人掌果实中乙醇浸提的水溶性食用天然红色素(仙桃红),经初步毒性试验,证明安全无毒。[1]。
性味
甘;性凉
归经
胃经
功能主治
益胃生津;除烦止渴。主胃服不足;烦热口渴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5-30g;或生食。
各家论述
《纲目拾遗》:补脾健胃,益脚力,除久泻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仙掌子
拼音注音
Xiān Zhǎnɡ Zǐ
别名
千岁子、凤栗(《广东新语》)。
出处
《纲目拾遗》
来源
为仙人掌科植物仙人掌的果实。
原形态
植物形态详"仙人掌"条。
性味
《纲目拾遗》:"味甘,性子。"
功能主治
《纲目拾遗》:"补脾健胃,益脚力,除久泻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鲜品0.5~1两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菅茅根
- 旋复花根
- 绢毛石花
- 碱黄鹌菜
- 新塔花
- 小白薇
- 兴木蒂那布
- 新疆雪莲
- 莙荙菜
- 积雪草
- 喜马拉雅紫茉莉
- 荚囊蕨
- 金钱白花蛇
- 夏丸
- 小金牛草
- 滇瑞香
- 小火草
- 绣球藤
- 小白撑
- 小苏苏棵花
- 杏香兔耳风
- 野苦梨根
- 婆婆纳
- 竹叶吉祥草
- 老虎须
- 细叶香桂
- 鹅血
- 鲤鱼齿
- 小灵丹
- 绢毛苣
- 小肺筋草
- 向日葵花托
- 狭叶露珠草
- 小羊肚菜
- 杜鹃兰
- 细叶藁本
- 灯笼果
- 灯心草根
- 寻骨风
- 白降丹
- 独叶一枝枪
- 浆果苋
- 公鸡头叶
- 何首乌叶
- 西藏角蒿
- 心叶党参
- 狭叶败酱
- 江南地不容
- 心叶荆芥
- 牡丹花
- 断节参
- 薜荔汁
- 小对叶草
- 花蝴蝶根
- 椴叶独活
- 滴血根
- 熊脑
- 元宝槭
- 直立百部
- 黑细辛
- 毛冬瓜
- 梓实
- 野葡萄藤
- 苣荬菜花
- 凤凰衣
- 云南铁角蕨
- 香橼
- 金刚藤头
- 小飞扬草
- 碗蕨
- 榕须
- 吕宋楸毛
- 毛桤
- 毒根斑鸠菊
- 狼麻
- 七叶莲
- 黄花香
- 水金凤
- 苦刺
- 水韩信草
- 沙苑子
- 水马齿苋
- 山柑算盘子
- 大花卫矛
- 芦荟花
- 石龙芮
- 良旺茶
- 鲨鱼肉
- 西北莸
- 繸瓣珍珠菜
- 大叶楠
- 血苋
- 鸡爪七
- 大风子
- 疏叶香根芹
- 沙地娃儿藤
- 廉姜
- 多花猕猴桃
- 雀舌草
- 蓖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