兴木蒂那布
《中华本草》:兴木蒂那布
拼音注音
Xìnɡ Mù Dì Nà Bù
别名
川藏香茶菜
英文名
root, leaf or flower of Szechwan-tibet Rabdosina
出处
始载于《中国植物志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唇形科植物川藏香茶菜的叶及花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Rabdosia pseudoirrorata C. Y. Wu采收和储藏:7-9月花开时采收,晒干。
原形态
川藏香茶菜,丛生小灌木,高30-50cm。主根圆柱形,木质,粗壮。极多分枝,幼枝四棱形,被贴生极短柔毛。叶对生;叶柄长1-4mm,被极短柔毛;叶片长圆状披针形或卵形,长0.7-2.5cm,宽0.6-1.5cm,先端钝,基部渐狭成楔形,边缘在中部两边有4-6圆齿状锯齿,两面密被贴生极短柔毛及腺体。聚伞花序生于茎枝上部渐变小的苞叶或苞片腋内;3-7花;下部苞叶与茎叶同形,向上渐变小而全缘;小苞片卵形或线形,长1-3mm,常短于花梗;花萼钟形,外被短柔毛及腺点,萼齿5,略呈3/2式二唇形,下唇2齿稍大,卵形,先端具小突尖;花冠浅紫色,长约9mm,外被短柔毛,内面在下唇中央被微柔毛,冠筒长约4mm,基部上方浅囊状突起,冠檐二唇形,上唇外反,长约3mm,宽约4mm,先端具相等4圆裂,下唇宽卵圆形,较上唇为长,开花时下反,因而露出雄蕊及花柱;雄蕊4,与花冠下唇近等长;花柱伸出或内含于花冠下唇,先端2浅裂,花盘环状,前方微隆起。小坚果卵状长圆形,灰白色。花、果期7-9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山坡林缘、灌丛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四川西南部、西藏南部。
化学成分
叶含川藏香茶菜素(pseurata)A、B、C、D、E、F,异香茶菜美定(isodomedin),二氢川藏香茶菜素(dihydro pseurata)F.
性味
味辛;性平
功能主治
退翳;驱虫。主目睹为翳障,蛔虫病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-15g;或研末。
各家论述
《新华本草纲要》:叶、花:有驱蛔虫、去翳的功能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十三年花
- 貒骨
- 海鹞鱼齿
- 黄泥菜
- 小叶黑面叶
- 千年不烂心
- 狐心
- 南五味子
- 野藿香
- 透骨香根
- 红接骨草
- 小叶金花草
- 鲱鱼
- 羊七莲
- 长毛香科科
- 盾叶唐松草
- 美登木
- 滑背草鞋
- 苦楝皮
- 石蔓藤
- 黑龙串筋
- 大百解薯
- 深山黄堇
- 蝈蝈
- 桂皮紫萁
- 厚壳树
- 柳根
- 栗
- 炙黄芪
- 兰竹参
- 栗花
- 柳屑
- 兰花双叶草
- 李树胶
- 西瓜
- 兰花
- 兰花根
- 水松枝叶
- 倒莓子
- 李根
- 水禾麻
- 柳叶卫矛
- 棣棠花
- 凉喉茶
- 六股筋
- 犀角
- 凌霄
- 栗树根
- 苕叶细辛
- 栾华
- 鬼柳树
- 青皮
- 紫薇
- 兰香草
- 多头苦荬
- 勒鱼
- 胡桃仁
- 番木瓜叶
- 冷杉果
- 拦路虎
- 兰石草
- 律草
- 纤花千金藤
- 吕宋果
- 李
- 银箔
- 六道木
- 列当
- 柳叶亚菊蒿
- 栎叶槲蕨
- 麝香壳
- 巴豆
- 岭南铁角蕨
- 柳叶绣球菊
- 兰草
- 猫胞衣
- 廊茵
- 附地菜
- 吊干麻
- 卤地菊
- 凉三七
- 冷蕨子草
- 六棱菊
- 李核仁
- 廉姜
- 栗荴
- 威灵仙叶
- 虾蟆脑
- 柳叶蒿
- 铁包金
- 白千层叶
- 岭南杜鹃
- 栗叶
- 兰石草果
- 卵叶贝母兰
- 大麦泡
- 凉山虫草
- 矮卫矛
- 六棱麻
- 凉伞盖珍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