野山楂
《*辞典》:野山楂
拼音注音
Yě Shān Zhā
别名
南山楂、小叶山楂、红果子
英文名
Nippon Hawthorn Fruit
来源
为蔷薇科植物野山楂Crataegus cuneats Sieb. Et Zucc.的果实。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,置沸水中略烫后干燥或直接干燥。
原形态
落叶灌木。枝密生,有细刺,幼枝有柔毛。叶倒卵形,长2~6cm,宽0.8~2.5cm,先端常3裂,基部狭楔形下延至柄,边缘有尖锐重锯齿。伞房花序,总花梗和花梗均有柔毛,花白色。梨果球形或梨形,红色或黄色,直径约1~2cm,宿萼较大,反折。花期5~6月,果期8~10月。
生境分布
生于向阳山坡或山地灌木丛中,主产江苏、浙江、云南、四川。
形状
果实较小,类球形,直径0.8~1.4cm,有的压成饼状。表面棕色至棕红色,并有细密皱纹,顶端凹陷,有花萼残迹,基部有果梗或已脱落。质硬,果肉薄,味微酸涩。
化学成分
含绿原酸(chlorogenic acid)、咖啡酸、山楂酸( crataegolic acid)、齐菊果酸、槲皮素、金丝桃甙(hyperin)、表儿茶精(epicatechin)等。
性味
同山楂。
功能主治
同山楂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蓝圆鲹
- 毛毡草
- 鸡蛋壳
- 马棘
- 牛蹄
- 野梧桐
- 大青木
- 刺蒺藜
- 棣棠花
- 鹅毛
- 柳叶
- 红接骨草
- 滑石
- 桂子
- 小对叶草
- 凉山虫草
- 雪里开
- 野鸡肉
- 野猪蹄
- 楠材
- 小叶榕
- 臭藿香
- 石楠
- 腊梅
- 树头发
- 垂丝海棠
- 紫花卫矛
- 大叶楠
- 胡杨
- 土箭芪
- 鲜地黄
- 石蒜
- 棱枝卫矛
- 二裂叶委陵菜
- 青藤
- 香花刺
- 云南蕊木
- 苔菜
- 铧尖草
- 空青
- 葛藟
- 广防风
- 白茅针
- 红绿草
- 杧果叶
- 蒲种壳
- 山椒根
- 灯台菜
- 雪梨膏
- 粗糠柴
- 荷青花
- 阴阳枫
- 小构树叶
- 兔子毛
- 仙鹤草
- 杏树皮
- 胎生铁角蕨
- 假荆芥
- 大叶树萝卜
- 柚花
- 一味药
- 山蚂蝗
- 桂花跌打
- 山豆根
- 大黄
- 毛黄堇
- 荔枝叶
- 糖橘红
- 金钮扣
- 屈头鸡根
- 天青地白
- 锦地罗
- 土瓜
- 藏荆芥
- 南瓜藤
- 山一笼鸡
- 灰锤
- 苦刺
- 东风菜
- 小报春花
- 桂花枝
- 叶下珠
- 羊角棉
- 大叶接骨藤
- 粟米
- 兔耳草
- 短枝六道木
- 自事口草
- 蟹爪
- 水芙蓉
- 星状风毛菊
- 鸥
- 圆锥花南蛇藤根
- 菟丝草
- 粘山药
- 滚龙草
- 潮风草
- 螃蟹七
- 萆薢
- 雷公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