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丝线
《*辞典》:青丝线
拼音注音
Qīnɡ Sī Xiàn
出处
广州空军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
来源
为爵床科植物枪刀药的全草。全年可采,洗净晒干或鲜用。
原形态
小灌木,高约1米。枝草质,棱柱状,被短柔毛,外表灰褐色,有凹下的纵直脊线,节稍膨大。叶对生,纸质,卵形至卵状披针形,长约5厘米,先端短尖至渐尖,全缘,上面微皱缩,被柔毛或秃净。穗状花序短而稍疏散,顶生或生于上部叶腋内,下有4片叶状苞片组成的总苞;内有花1朵;萼小,5深裂;花冠管细长,深2唇裂,上唇狭,下唇3裂,长约2.5厘米,紫色,被腺毛;雄蕊2;花柱2裂。蒴果长椭圆形,长约8毫米。花期秋季。
生境分布
野生于沟边、路边湿地;现多为栽培。分布广东、广西等地。
性味
甘淡,微寒。
功能主治
消炎,散瘀,止血,止咳。治肺结核咳血,支气管炎,糖尿病。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~5钱(鲜者0.5~1两)。外用:捣敷。
复方
治跌打损伤,刀伤:鲜青丝线,捣烂外敷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地龙
- 大叶树萝卜
- 东北延胡索
- 虱子草
- 牛毛七
- 水前草
- 五指毛桃果
- 川莓
- 鼠舌草
- 南方露珠草
- 红树皮
- 三叶崖爬藤
- 猪蹄
- 观音茶
- 半夏
- 羽裂星蕨
- 露兜竻蔃
- 茅瓜
- 野葡萄根
- 太阳针
- 水栀
- 竹叶心
- 狭绿叶线蕨
- 狮子七
- 二裂叶委陵菜
- 新裂耳蕨
- 野菱
- 散血草
- 鹅内金
- 骆驼黄
- 草果药
- 水紫菀
- 藏羚角
- 胜红蓟
- 野苦梨根
- 水接骨丹
- 石莽草
- 蛇含石
- 芋
- 胡萝卜
- 云南美登木
- 野茶子
- 水边指甲花
- 木鳖子
- 沙漏芦
- 小飞扬草
- 鹅臎
- 偷筋草
- 水金凤茎叶
- 绿花独活
- 娃娃拳
- 棉籽
- 地肤子
- 千叶独活根
- 醍醐
- 红门兰
- 藏菌陈
- 纤花耳草
- 橘饼
- 东莨菪
- 水茄
- 水黄
- 水塔花叶
- 扁担藤
- 苤蓝叶
- 熊骨
- 深红龙胆
- 悬钩根
- 星色草
- 银兰
- 狗狗秧
- 狭叶瓦韦
- 茶花
- 水绵
- 荠苎
- 木天蓼
- 矩叶酸藤果
- 杧果叶
- 三爪金龙
- 红马蹄草
- 羊屎条叶
- 丝瓜根
- 旋花苗
- 三分三
- 沙冬青
- 美登木
- 美商陆
- 水石油菜
- 实葫芦
- 槠子皮叶
- 朴消
- 纤冠藤
- 腰子草
- 擘蓝
- 华东瘤足蕨
- 红靛
- 土蜂子
- 水慈姑
- 白苞筋骨草
- 秋海棠茎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