银背藤
《中华本草》:银背藤
拼音注音
Yín Bèi Ténɡ
来源
药材基源:为旋花科植物银背藤的全株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Argyreia obtusifolia Lour.[Convo1vu-lus obtectus Wall.; Rivea obtecta (Wall.) Choisy]采收和储藏:全年或夏、秋季采收,切段或片,晒干。
原形态
银背藤,攀援灌木。少分枝,幼枝密被短柔毛,老枝无毛,淡褐色,具皱纹。单叶互生;叶柄长1.5-3.8cm,被短柔毛;叶片卵形、椭圆形至长圆形,长5-10cm,宽2-5.5cm,先端锐尖,基部宽楔形,叶面被疏柔毛,背面密被短柔毛,呈灰白色;侧脉7-11对。聚伞花序有花5-8朵,腋生或顶生;总花梗长2-3cm,苞片早落;花两性;萼片5,卵形,外面密被长柔毛;花冠漏斗状,外面疏被柔毛,瓣中带密被长柔毛,冠檐5浅裂;雄蕊5,生于距花冠筒基部7mm处,花丝丝状,基部稍扩大,密被长柔毛,花药长圆形;子房无毛,柱头头状,花柱及雄蕊均内藏。果实圆球形,红色,4室,每室有1颗种子。花期9-11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250-1800m的沟谷密林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海南及其沿海岛屿。
性味
苦;辛;凉
功能主治
散瘀止血。主内伤吐血;血崩;赤白带下;跌打肿痛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6-10g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准噶尔鸢尾
- 风箱树花
- 张公鱼
- 中间骨牌蕨
- 红芋
- 浙江过路黄
- 艾纳香根
- 卵叶贝母
- 土香榧
- 刘寄奴
- 白云瓜
- 上山龙
- 罗锅底
- 臭冷杉
- 痄腮树
- 续断
- 人中黄
- 头顶一朵花
- 野山芝麻
- 蛤仔壳
- 口蘑
- 鸡腿蘑
- 楸木皮
- 土槿皮
- 土木贼
- 贝母兰
- 白楠木
- 蜻蜓兰
- 罂粟壳
- 芦山藤
- 丁榔皮
- 白花油麻藤
- 土荆皮
- 龙珠根
- 山苏子根
- 台湾肺形草
- 如意草
- 白木耳
- 软水黄连
- 台湾厚壳树
- 金雀根
- 白粉蝶
- 白皮柯
- 毛轴铁角蕨
- 八角枫根
- 扁竹测
- 青酒缸
- 松笔头
- 地骷髅
- 心叶风毛菊
- 白茅花
- 枪刀药
- 白花丁香
- 北丝石竹
- 大九股牛
- 白独活
- 白接骨
- 芋头
- 淫羊藿
- 盐肤木
- 羽萼
- 药老
- 牙痈草
- 玉簪叶
- 硬枝黑锁梅
- 羊吊钟
- 羊屎果树皮
- 羊胎
- 胭木
- 盐肤木皮
- 玉屑
- 玉蜀黍苞片
- 羊七莲
- 刺果藤仲
- 羊脬
- 玉柏
- 柠条子
- 盐胆水
- 羊不食
- 莠狗尾草
- 羊红膻
- 洋蓍草
- 烟梦花
- 玉
- 盐匏藤果
- 盐麸木花
- 羊洪膻
- 秧鸡
- 由跋
- 刺叶楤木
- 羊肚
- 芫花根
- 玉溪天仙藤
- 羊蹄肉
- 翼首草
- 唇香草
- 眼子菜根
- 羊胡髭草
- 刺瓜
- 燕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