梓木
《*辞典》:梓木
拼音注音
Zǐ Mù
出处
《握灵本草》
来源
为紫葳科植物梓的木材。
原形态
植物形态详"梓白皮"条。
化学成分
含梓木内酯;又含多种萘醌衍生物,其中已确证的有α-拉杷酮。
功能主治
《握灵本草》:"治手足痛风,梓木煎汤,桶上蒸之,勿令汤气入目。""治霍乱不吐不泻,以梓木屑煎浓汁吐之。"
摘录
《*辞典》
《中华本草》:梓木
拼音注音
Zǐ Mù
别名
雷电子
英文名
wood of Ovate Catalpa
出处
出自《握灵本草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紫葳科植物梓的木材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atalpa ovata G.Don.采收和储藏:全年可采,切薄片,晒干。
原形态
梓 乔木,高达15m。树冠伞形,主干通直,树皮灰褐色,纵裂;幼枝常带紫色,具稀疏柔毛。叶对生或近于对生,有时轮生;叶柄长6-18cm;叶片阔卵形,长宽近相等,长约25cm,先端渐尖,基部心形,全缘或浅波状,常3浅裂,两面均粗糙,微被柔毛或近无毛,侧脉4-6对,基部掌状脉5-7条。顶生圆锥花序,花序梗微被疏毛,长12-28cm;花萼2唇开裂,长6-8mm,绿色或紫色;花冠钟状,淡黄色,内面具2黄色条纹及紫色斑点,长约2.5cm,直径约2cm;能育雄蕊2,花丝插生于花冠筒上,退化雄蕊3;子房上位,棒形,柱头2裂。蒴果线形,下垂,长20-30cm,粗5-7mm。种子条椭圆形,长6-8mm,两端具有平展的毛花期5-6月,果期7-8月。
化学成分
梓木部含:β-谷甾醇(β-sitosterol),蜡酸(cetot-ic acid),香草酸(vanillic acid),阿魏酸(ferulic acid),对-羟基苯甲酸(p-hydroxybenzoic acid),对-羟基桂皮酸(p-hydroxycinnamica acid),丁香酸(syringic acid),香草醛(vanillin),葡萄糖(glucose),甘露糖(mannose),木糖(xylose),鼠李糖(rhamnose)[1],三十烷酸(2-对羟苯基乙基)酯[2-(4-hydroxyphenyl)ethyl triaconta-noate],1-二十八酰基甘油酯(1-octacosanoyl glyceride),二十四烷酸(tetracosanoic acid),阿魏酸-二十六烷醇酯(n-hexacosyl feru-late),梓桐(catalponone),脱氧拉杷醇(deoxylapachol)[2],梓内酯酮(catalpalacetone)[3],梓木酮醇(catalponol)[4],1-甲基萘醌(1-menaquinone),α-拉杷醌(α-lapachone),4-羟基-α-拉杷醌(4-hy-droxy-α-拉杷酯(4,9-dihydroxy-α-lapachone),8-羟基去氢-异-α拉杷醌(8-hydroxydehydro-iso-α-lapachone)[5]。还含3,8-二羟基去氢异-α-拉杷醌(3,8-dihydroxydehydro-iso-α-lapachone),1-羟基-2-甲基-蒽醌(1-hydroxy-2-methyl-anthraquinone),去氢-α-拉杷醌(dehydro-α-lapachone)[5]。
性味
味苦;性寒
归经
肺;肝;大肠经
功能主治
催吐;止痛。主霍乱不吐不泻;手足痛风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5-9g。外用:适量,煎汤熏蒸。
各家论述
《握灵本草》:治手足痛风,梓木煎汤,桶上蒸之,勿令汤气人目。治霍乱不吐不泻,以梓木屑煎浓汁吐之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披针骨牌蕨
- 花叶竹芋
- 鸡屎藤果
- 雁来红
- 土木香
- 鹅蛋壳
- 平贝母
- 枇杷花
- 接骨风
- 矩圆石韦
- 空柄假牛肝
- 枇杷木白皮
- 尖齿耳蕨
- 鹅管石
- 百脉根
- 鸡爪芋
- 川桂
- 假山皮条
- 百两金叶
- 西藏凤仙花
- 白苏梗
- 头花猪屎豆
- 毛脉柳叶菜
- 狗牙贝
- 牛肋筋
- 江南卷柏
- 罗望子
- 蚺蛇膏
- 转心莲
- 章鱼
- 竹节蓼
- 西藏桃叶珊瑚根
- 羊屎木
- 血当归
- 西藏花木通
- 光梗丝石竹
- 阿尔泰紫菀
- 白鹤菌
- 峨眉蕨贯众
- 西藏水黄连
- 鸡屎藤
- 狗骨节
- 骨节草
- 毒根斑鸠菊
- 杜父鱼
- 东北溲疏
- 薯良
- 鸡爪风
- 蜣螂
- 鸡爪乌
- 张公鱼
- 鸡屎白
- 阿尔太多榔菊
- 鹅脚板
- 白鸡屎藤
- 公鱼
- 中间骨牌蕨
- 西南毛莨
- 鄂西天胡荽
- 尖子木
- 矮脚龙胆
- 西藏酸模
- 白花鹅掌柴
- 七角白蔹
- 尖叶川黄瑞木
- 鲫鱼脑
- 鸡矢藤
- 西藏马先蒿
- 醋糟
- 杨梅树
- 乌蛇膏
- 龙齿
- 鱼尾葵根
- 青荚叶茎髓
- 蒲蒻
- 滇南美登木
- 青竹标
- 海螺厣
- 一颗血
- 裸茎千里光
- 万年柏
- 油柑木皮
- 台湾土豆蔻
- 杜仲
- 杜鹃花果实
- 土燕窝泥
- 土牛党七
- 淡花当药
- 升登
- 四方盒子草
- 兔打伞
- 泥鳅滑液
- 牛大力
- 三白草
- 海蚯蚓
- 黄筒花
- 鸡骨菜
- 歪脖子果
- 华南舌蕨
- 牛伴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