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千层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白千层
拼音注音
Bái Qiān Cénɡ
别名
玉树、千层皮
来源
桃金娘科千皮层属植物白千层Melaleuca leucadendra L.,以树皮及枝叶入药。全年可采,阴干。
性味
叶:辛,微温。
皮:平。
功能主治
叶:芳香解表,祛风止痛。用于感冒发热,风湿关节痛,神经痛,肠炎腹泻;外用治过敏性皮炎,湿疹。
树皮:安神。用于神经衰弱,失眠。
用法用量
叶、皮3~5钱,水煎服;外用适量,鲜叶煎水洗患处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《*辞典》:白千层
拼音注音
Bái Qiān Cénɡ
别名
玉树(《中国药植图鉴》)。
出处
《中国药植图鉴》
来源
为桃金娘科植物白干层的树皮。全年可采。
原形态
常绿乔木,高约20米。树皮灰白色,厚而疏松,可薄片状层层剥落。单叶互生,有时对生,狭椭圆形或披针形,长5~10厘米,宽1~1.5厘米,两端渐尖,全缘;有纵脉3~7条。穗状花序顶生,中轴具毛,于花后继续生长成一有叶的新枝;花密集,乳白色,无梗;萼管卵形,裂片5,圆形,外面被毛;花瓣5,阔卵圆形,先端圆,脱落;雄蕊多数,基部合生成5束与花瓣对生;雌蕊1,子房下位,顶端隆起,被毛,3室。蒴果顶部3裂,杯状或半球状,直径约3毫米,顶部截形,成熟时裂开成3果瓣。花期1~2月。
生境分布
生于较干燥的砂地上,多为栽培。分布福建、台湾、广东、广西等地。
化学成分
树皮含木质素54.2%,另含树脂醇,称为白干层素。
性味
淡,平。
功能主治
安神镇静。
复方
治神经衰弱,失眠:白千层干皮二至三钱。水煎服。(性味以下出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狗狗秧
- 野桂皮
- 地菍根
- 蛇根草
- 白前
- 高粱根
- 柳白皮
- 骆驼脂
- 小黄鼠狼
- 薤白
- 白花菜
- 钓樟根皮
- 留兰香
- 鹰不泊薳
- 猬脂
- 乌木屑
- 麦刺藤叶
- 凤眼草
- 紫楠根
- 木姜子叶
- 巴茅根
- 黄毛耳草
- 光叶水苏
- 白头翁
- 刺瓜
- 牛嗓管
- 牛耳草
- 月见草油
- 紫荆皮
- 楼梯草
- 黄心果
- 公鱼
- 何首乌
- 牛胆参
- 火炭母
- 越王余算
- 桃树根、茎、树皮
- 华南毛蕨
- 峨眉石凤丹
- 和他草
- 水禾麻
- 掉毛草
- 鸭儿芹果
- 粉绿藤
- 豆梨
- 金线包
- 薄雪草
- 刺玫果
- 水火麻
- 白残花
- 甘蓝
- 竹根七
- 工布乌头
- 水松枝叶
- 鲈鲤
- 南天竹子
- 防已
- 哉果
- 黄秦艽
- 三分三
- 小柳拐
- 冬瓜瓤
- 厚叶旋蒴苣苔
- 六月雪
- 短穗兔耳草
- 黑头草
- 大绿藤
- 乌鳢
- 南瓜七
- 圆果罗伞
- 鹿筋
- 软骨过山龙
- 西南山茶
- 杉材
- 漏斗菜
- 乌桕
- 滇崖爬藤
- 柏枝节
- 降龙草
- 全叶马兰
- 皱巴坚螺
- 坠桃草
- 高原鸢尾子
- 北沙参
- 万寿菊
- 沼生柳叶菜
- 泡囊草根
- 菟丝子
- 挖耳草根
- 浙江七叶树
- 药茴香
- 山茶花
- 秋子梨
- 刺柄南星
- 家独行菜
- 龙牙楤木叶
- 岗梅根
- 狗尾花
- 跌打老
- 花杜仲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