漏斗菜
《*辞典》:漏斗菜
拼音注音
Lòu Dǒu Cài
别名
血见愁(《东北药植志》)
出处
《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》
来源
为毛茛科植物小花耧斗菜或尖萼耧斗菜的带根全草。6~7月间采收,晒干。
原形态
①小花耧斗菜
多年生草本,高达40余厘米。基生叶多数,有柄,2回3出复叶,革质,小叶倒卵状楔形或线状披针形,长约1.5厘米,基部楔形,先端2~3浅裂或半裂,上面暗绿色,无毛,下面淡灰蓝色,有细毛,边缘稍外卷。花小,侧生,向外弯,花梗长约4厘米;萼片5,蓝紫色,稀为白色,长约1.5厘米,宽约1.2厘米;花瓣比萼片短一半,舷部白色,距短,呈囊状,蓝色;雄蕊多数;花柱细而微弯。蓇葖果常5个聚生,被腺毛。花期7~8月。
生于山坡、林缘。分布东北等地。
②尖萼耧斗菜,又名:猫爪花。
与上种的主要区别:花大,萼片广披针形,先瑞渐尖,紫红色或蓝紫色,稀白色:花瓣淡黄色;距长,较粗,先端内卷。
生于山麓草地、林边。分布东北。
功能主治
《黑龙江中药》:"通经活血,治月经不调,妇女血病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~5钱;或熬膏,1~2钱,开水冲服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楝花
- 朱蕉花
- 鱼眼草根
- 花杜仲藤
- 粉萆
- 八角金盘
- 土羌活
- 松花粉
- 磨盘根
- 一枝香
- 椰根
- 鹗骨
- 峨眉蕨贯众
- 红蓝地花
- 黑大艽
- 天文草
- 紫堇
- 草本水杨梅
- 薜荔根
- 粉苞苣
- 玉珊瑚根
- 鱼翅
- 黄花紫丹参
- 神仙掌花
- 砧草
- 香蕉弄蝶
- 山莓
- 败酱草
- 荠薴
- 黄鳝藤
- 铜骨七
- 鹭鸶兰
- 鸡肉参
- 昂天莲
- 马鬃参
- 芦花
- 粉绿益母草
- 关公须
- 华山矾根
- 鲎尾
- 黄草乌
- 川乌头
- 干姜
- 西藏凹乳芹根
- 飞燕草
- 树腰子
- 鹅掌揪根
- 吉龙草
- 羊肾
- 青杠碗
- 大苞叶千斤拔叶
- 啄木鸟
- 会东藤
- 甘青铁线莲
- 仙环小皮伞
- 青蛇莲
- 白兰花
- 一枝蒿
- 条叶猪屎豆
- 裂叶心翼果
- 核桃楸果仁
- 雕头
- 矮杨梅果
- 灵香草
- 黄锁梅叶
- 龙须藤
- 黄花香薷
- 冬葵叶
- 须花参
- 杜鹃花叶
- 狭叶海金沙
- 猪毛七
- 石苁蓉
- 坠桃草
- 五味子
- 雀榕根
- 粉团花根
- 南烛子
- 柞木叶
- 青蛙胆
- 杉木油
- 桂花枝
- 柽乳
- 鱼鳔
- 石菖蒲花
- 马鞭草
- 蒲圻贝母
- 紫薇根
- 枳椇叶
- 玉竹
- 貒肉
- 四照花果
- 青藏虎耳草
- 木竹子
- 厚叶贯众
- 狸尾草
- 刺楸树皮
- 紫椿
- 芫花根
- 毛脉南蛇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