仰天钟
《中华本草》:仰天钟
拼音注音
Yǎnɡ Tiān Zhōnɡ
出处
仰天钟以张大刚之名始载于《植物名实图考》山草类,云:“张天刚生南安。丛生硬茎有节,红黄色;叶似水苏叶;实如小罂,褐色;茎、叶、实具有细刾如毛;根淡红色有须。”所述及附图,其原植物与今假朝天罐相符合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野牡丹科植物假朝天罐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Osbeckia crinita Benth.ex Wall采收和储藏:春季采收,鲜用或切段,晒干。
原形态
灌木,高0.2-1.5m。茎四棱形,被疏或密且平展的刺毛。叶对生;叶柄长2-15mm,密被糙伏毛;叶片坚纸质,长圆状披针形、卵状披针形至椭圆形,长4-9cm,宽2-3.5cm,先端急尖至近渐尖,基部钝或近心形,全缘,具缘毛,叶面被糙伏毛,背面仅脉上被毛,基出脉5。总状花序顶生,或每节有花2朵,常仅1朵发育,或聚伞花序组成圆锥花序;花梗短或几无;萼管长坛形,花萼长约2cm,紫红色或紫黑色,具多轮刺毛状有柄星状毛,毛长达2.5mm,裂片4,线状披针形或钻形,长约8mm;花瓣4,紫红色,倒卵形,长约1.5cm,具缘毛;雄蕊8,分离,常偏向一侧,花丝与花药等长,花药先端具长喙,喙与药室等长,药隔基部微膨大,向前微伸,向后呈短距;子房半下位,4室,卵形,上部被疏硬毛,顶端有刚毛20-22条。蒴果卵形,4纵裂,宿存萼坛状,先端平截,长1.1-1.8cm,直径5-8mm,近中部缢缩成颈,被有柄刺毛状星状毛。花期8-11月,果期10-12月。
栽培
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湿润的气候。温度25-28℃和温度大的环境最适宜生长。对土壤要求不严,但以土层疏肥沃的壤土为好。[br]栽培技术 用种子繁殖。10-11月采摘成熟果实,晒干后搓出种子,宜在低温干燥处保存,于翌年3月下旬播种。条播,按行距20cm开沟,沟深2cm,将种子与草木灰或细土拌匀,均匀地撒于沟内,覆盖细地2cm,浇水保湿。苗高20cm左右定植,按行株距40cm×40cm开穴,每穴栽3株,压紧,浇足定根水。[br]田间管理 幼苗具3-4对直叶时间苗,保持株距3-4cm。定植后,如遇天旱,应在早晚浇水。成活后至封行前,每年中耕除草3-4次。春季施1次人粪尿或复合肥,秋季施1次过磷酸钙和麸肥,冬季追施1次堆肥或草木灰。并适当剪去过密弱枝和根蘖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800-2300m的山坡向阳草地,地梗或矮灌木丛中及山谷溪边,林缘湿润处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西南及浙江、福建、湖北、湖南、广西、西藏等地。
性味
味甘;涩;微苦;性平
归经
归肺;肾;肝经
功能主治
敛肺益肾;活血止血。主久咳;虚喘;体虚头晕;风湿痹痛;淋浊;泻痢;便血;血崩;月经不调;白带;跌打瘀肿;外伤出血;烫伤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6-15g;泡酒或研末。外用:适量,煎汤洗、漱口,捣敷或研末敷。
注意
孕妇禁用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亚乎奴
- 岩参
- 岩菖蒲
- 宜昌荚蒾
- 岩茴香
- 油桐叶
- 幼油草
- 宜梧叶
- 岩豇豆
- 延羽卵果蕨
- 榆皮涎
- 油草
- 乌榄核
- 野靛青
- 岩萝卜
- 山莨菪
- 圆叶碱毛茛
- 黑风散
- 榆拟层孔菌
- 油茶油
- 岩梭花
- 马鬐膏
- 岩藿香
- 樱桃枝
- 宜梧
- 油柑木皮
- 月季花叶
- 岩枇杷
- 马蛋果
- 紫花芥
- 蝮蛇
- 山棯根
- 长距兰
- 蛇果黄堇
- 白僵蚕
- 牛胆参
- 黄花小二仙草
- 金牛七
- 黑参
- 米露
- 麦刺藤叶
- 野核桃油
- 蚌泪
- 短小蛇根草
- 杉叶
- 朱砂藤
- 鱼胆草
- 蓬莱草
- 合血香
- 柘树茎叶
- 银丝杜仲
- 救军粮叶
- 构皮麻
- 核桃叶
- 土燕窝泥
- 蛇王藤
- 红果参
- 煨姜
- 黄荆子
- 海龙
- 绵参
- 石青菜
- 使君子根
- 蝴蝶花
- 鲟鱼
- 金耳环
- 蛤蟆草
- 过山龙
- 山白菊
- 茯苓
- 鬼羽箭
- 小茅香
- 钓鱼竿
- 火焰子
- 太平莓
- 东风菜
- 榕树皮
- 美丽胡枝子
- 茅草叶
- 蝎子七
- 猴骨
- 三钻七
- 四方拳草
- 小梾木
- 草蜘蛛
- 异木患
- 朱顶红
- 豪猪肚
- 四大天王
- 木虾公
- 离根香
- 黑汉条
- 丽子藤
- 箭杆风
- 软枣子
- 枳椇木汁
- 革叶茴芹
- 柞树皮
- 鳖血
- 翻白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