仰天钟
《中华本草》:仰天钟
拼音注音
Yǎnɡ Tiān Zhōnɡ
出处
仰天钟以张大刚之名始载于《植物名实图考》山草类,云:“张天刚生南安。丛生硬茎有节,红黄色;叶似水苏叶;实如小罂,褐色;茎、叶、实具有细刾如毛;根淡红色有须。”所述及附图,其原植物与今假朝天罐相符合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野牡丹科植物假朝天罐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Osbeckia crinita Benth.ex Wall采收和储藏:春季采收,鲜用或切段,晒干。
原形态
灌木,高0.2-1.5m。茎四棱形,被疏或密且平展的刺毛。叶对生;叶柄长2-15mm,密被糙伏毛;叶片坚纸质,长圆状披针形、卵状披针形至椭圆形,长4-9cm,宽2-3.5cm,先端急尖至近渐尖,基部钝或近心形,全缘,具缘毛,叶面被糙伏毛,背面仅脉上被毛,基出脉5。总状花序顶生,或每节有花2朵,常仅1朵发育,或聚伞花序组成圆锥花序;花梗短或几无;萼管长坛形,花萼长约2cm,紫红色或紫黑色,具多轮刺毛状有柄星状毛,毛长达2.5mm,裂片4,线状披针形或钻形,长约8mm;花瓣4,紫红色,倒卵形,长约1.5cm,具缘毛;雄蕊8,分离,常偏向一侧,花丝与花药等长,花药先端具长喙,喙与药室等长,药隔基部微膨大,向前微伸,向后呈短距;子房半下位,4室,卵形,上部被疏硬毛,顶端有刚毛20-22条。蒴果卵形,4纵裂,宿存萼坛状,先端平截,长1.1-1.8cm,直径5-8mm,近中部缢缩成颈,被有柄刺毛状星状毛。花期8-11月,果期10-12月。
栽培
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湿润的气候。温度25-28℃和温度大的环境最适宜生长。对土壤要求不严,但以土层疏肥沃的壤土为好。[br]栽培技术 用种子繁殖。10-11月采摘成熟果实,晒干后搓出种子,宜在低温干燥处保存,于翌年3月下旬播种。条播,按行距20cm开沟,沟深2cm,将种子与草木灰或细土拌匀,均匀地撒于沟内,覆盖细地2cm,浇水保湿。苗高20cm左右定植,按行株距40cm×40cm开穴,每穴栽3株,压紧,浇足定根水。[br]田间管理 幼苗具3-4对直叶时间苗,保持株距3-4cm。定植后,如遇天旱,应在早晚浇水。成活后至封行前,每年中耕除草3-4次。春季施1次人粪尿或复合肥,秋季施1次过磷酸钙和麸肥,冬季追施1次堆肥或草木灰。并适当剪去过密弱枝和根蘖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800-2300m的山坡向阳草地,地梗或矮灌木丛中及山谷溪边,林缘湿润处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西南及浙江、福建、湖北、湖南、广西、西藏等地。
性味
味甘;涩;微苦;性平
归经
归肺;肾;肝经
功能主治
敛肺益肾;活血止血。主久咳;虚喘;体虚头晕;风湿痹痛;淋浊;泻痢;便血;血崩;月经不调;白带;跌打瘀肿;外伤出血;烫伤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6-15g;泡酒或研末。外用:适量,煎汤洗、漱口,捣敷或研末敷。
注意
孕妇禁用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榆叶
- 栘依果
- 椰子
- 油棕根
- 油草
- 亚黑管菌
- 圆果罗伞
- 宜昌楼梯草
- 岩豆
- 月光花
- 有瓜石斛
- 榆花
- 油桐根
- 油茶根皮
- 岩梭花
- 岩谷伞
- 柚树寄生
- 柚皮
- 栘枍
- 羊心
- 岩酸
- 榅桲
- 海鹞鱼肝
- 圆柏果
- 夜吹箫
- 夜花藤
- 岩人参
- 岩萝卜
- 异叶青兰
- 月桂子
- 月见草
- 杨梅核仁
- 榆皮涎
- 樱桃根
- 樱草根
- 原羚角
- 叶下花
- 叶象花
- 圆叶乌头
- 夜关门
- 摇钱树根
- 榆仁酱
- 榆蘑
- 油散木
- 油茶油
- 亚乎奴
- 原蚕子
- 岩藿香
- 岩陀
- 月季花叶
- 苍山橐吾
- 栘依
- 原蚕蛾
- 叶上珠
- 园金柑
- 岩五加
- 岩椒草
- 岩蜈蚣
- 月光花种子
- 樱桃核
- 油桐
- 洋白蜡树
- 鹿肾
- 优若藜
- 原蚕沙
- 圆叶野扁豆
- 圆叶锦葵
- 圆柏叶
- 岩黄连
- 延胡索
- 榆枝
- 印度菩提树皮
- 三尖杉
- 异木患
- 菱
- 滇鸡骨常山
- 裂叶崖角藤
- 宽穗兔耳风
- 云雾七
- 叶下红
- 夜交藤
- 摇钱树
- 元宝草
- 圆柏
- 圆节山蚂蝗
- 岩白菜
- 岩笋
- 崖姜
- 崖棕根
- 杨栌耳
- 榆白皮
- 樱桃
- 亚泵礴
- 夜来香
- 岩参
- 岩松
- 岩檀香
- 岩石松
- 异叶鳞始蕨
- 异株百里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