柚树寄生
《中华本草》:柚树寄生
拼音注音
Yòu Shù Jì Shēnɡ
别名
柚寄生、缘柚寄生、大柚寄生、黄皮寄生、柚子寄生、橘子寄生、蛤凹木寄生、柿寄生、山橘寄生、无患子寄生、羊奶寄生、克李寄生、杂寄生、东方槲寄生、瘦果槲寄生
出处
出自《生草药性备要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桑寄生科植物瘤果槲寄生的叶茎枝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Viscum ovalifolium DC.[V.or-ientale acut.non Willd.]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收,扎成束,晾干。
原形态
灌木,高约0.5m。茎枝圆柱状;枝交叉对生或二歧分枝,节间长1.5-3cm,粗3-4mm,干后具细纵纹,节稍膨大。叶对生,革质;叶柄长2-4mm;叶片卵形、倒卵形或长椭圆形,长3-8.5cm,宽1.5-3.5cm,先端圆钝,基部骤狭或渐狭,基出脉3-5条。聚伞花序,一个或多个簇生于叶腋,总花梗长1- 1.5mm;总苞舟形,长约2mm,具花3朵;中央1朵为雌花,侧生的2朵为雄花,或雄花不发育,仅具1朵雌花;雄花花蕾时卵球形,长约1.5mm,萼片4枚,三角形,花药椭圆形;雌花花蕾时椭圆形,长2.5-3mm;花托卵球形,长1.5-2mm,事片4枚,三角形,长约1mm,柱头乳头状。浆果近球形,直径4-6mm,基部骤狭呈柄状,长约1mm,果皮具小瘤体,成熟时淡黄色,果皮变平滑。花、果期几全年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100m以下的沿海红树林中或平原、盆地、山地亚热带季雨林中,寄生于柚树、黄皮、柿树、无患子、柞木、板栗或海桑、海莲等多种植物上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华南及云南等地。
形状
性状鉴别 带叶茎枝圆柱形,2-3叉状分枝,长20-30cm,直径3-4mm,下部粗枝可达1cm,具细纵纹和肋线,节部稍膨大,节间长1-3cm,表面黑褐色或棕褐色,光滑无毛。质硬脆,折断面不平坦,皮部褐色,木部黄白色,髓部棕褐色。叶对生多破碎或卷曲,完整叶卵形、倒卵形成长椭圆形,长3-5cm,宽1.5-3.5cm,先端钝圆或钝,基部骤狭,基出脉3-条,上面稍明显,表面黑褐色或棕褐色,无毛,有细皱纹。革质。[br]叶柄短。果近球形,直径2-4mm,果皮具小瘤体。气微,味淡。
性味
苦;辛;性凉
归经
归肝;肺经
功能主治
祛风除湿;活血止痛;化痰止咳;解毒。主风湿痹痛;脚肿;跌打损伤;疝气痛;牙痛;疳积;痢疾;咳嗽;麻伤;风湿痹痛。又可治痢疾;疳积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9~15g。外用:适量,煎水洗或含漱。。
各家论述
1.《生草药性备要》:治风湿,洗脚肿;牙痛烫水含。2.《本草求原》:洗风弦湿烂眼。3.《岭南采药录》:出麻疹煎水代茶,能解毒止痛。4.《南宁市药物志》:解毒,去瘀,生新。内服预防麻疹及治麻后下利。5.《广西药植名录》:清热,滋补,止咳,止痛,化痰。治痢疾,疳积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柚树寄生
拼音注音
Yòu Shù Jì Shēnɡ
别名
柚寄生(《本草求原》),禄柚寄生(《岭南采药录》),柚子寄生(《南宁市药物志》)。
出处
《生草药性备要》
来源
为桑寄生科植物瘤果槲寄生的枝叶。全年可采。切短晒干。
原形态
寄生灌木。枝圆柱形,2叉分枝或对生,干时灰褐色,有细纵纹,节膨大。叶对生,倒卵形或长椭圆形,长3~8.5厘米,宽1~3厘米,先端圆,基部渐狭,叶脉3出或5出;叶柄短或无。聚伞花序腋生,通常l~3个簇生,每花序有花1~3朵;苞片短三角形,每对合生成一船形的杯状体;雌花冠管为短圆柱状或椭圆状,裂片4,极少为3片,短三角形;雄花长约为雌花的一半,通常扁,花冠裂片同雌花;雄蕊无花丝,花药着生在花冠裂片上。浆果近球形或卵形,长约5毫米,熟时黄色,嫩果及近成热的果都有小瘤体,最后光滑。花期1~3月。果期秋、冬。
生境分布
常寄生于柑橘类植物及柿树上。分布湖南、广东、广西、云南等地。
性味
苦辛,凉。
①《生草药性备要》:"味辛,性平。"
②《南宁市药物志》:"苦,凉,无毒。"
功能主治
祛风,止咳,清热解毒。治风湿脚肿,咳嗽,麻疹,烂眼。
①《生草药性备要》:"治风湿,洗脚肿;牙痛烫水含。"
②《本草求原》:"洗风弦湿烂眼。"
③《岭南采药录》:"出麻疹煎水代茶,能解毒止痛。"
④《南宁市药物志》:"解毒,去瘀,生新。内服预防麻疹及治麻后下利。"
⑤《广西药植名录》:"清热,滋补,止咳,止痛,化痰。治痢疾,疳积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~5钱。外用:煎水洗或含漱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柚皮
- 榆花
- 油桐根
- 油茶根皮
- 水茴香藻
- 幼油草
- 柚根
- 山小橘
- 大血藤
- 樱桃核
- 延胡索
- 椰子壳
- 油头草
- 油胡桃
- 岩风子
- 杨梅叶蚊母树根
- 油炸木
- 油茶花
- 延羽卵果蕨
- 杨枸花
- 杨梅树
- 油鱼
- 有瓜石斛
- 杨梅
- 椬梧
- 榆拟层孔菌
- 异穗卷柏
- 杨翠木
- 椰根
- 樱桃枝
- 崖棕根
- 摇钱树
- 杨栌耳
- 榆白皮
- 樱桃
- 异叶米口袋
- 异叶鳞始蕨
- 异株百里香
- 晕药
- 银鲛
- 白背青荚叶
- 白附子
- 银杏叶
- 阳桃花
- 薏苡叶
- 伯乐树
- 秋子梨
- 半圆盖阴石蕨
- 白肚
- 白背杨
- 野茉莉
- 野菊
- 芸薹
- 阴蚼
- 甜根子草
- 越南悬钩子
- 清明菜
- 球果藤
- 八宝镇心丹
- 盐肤木根皮
- 白背叶(峨嵋山胡椒)
- 野素馨
- 罂粟
- 白芷叶
- 太平莓
- 白饭树
- 江南卷柏
- 禹州漏芦
- 芋叶
- 一味药
- 兔儿伞
- 脱力草
- 土燕窝
- 玉蜀黍根
- 白石榴花
- 波叶紫金牛
- 白马骨
- 宽叶紫萁苗
- 云南荚蒾根
- 土三七
- 白苋
- 迎春花
- 迎春花叶
- 牙刷草
- 玉米油
- 京大戟
- 礜石
- 红豆蔻
- 竹节七
- 白头翁茎叶
- 藤五加
- 芡实叶
- 玉龙鞭
- 硬九子连环草
- 柏树叶
- 牛奶浆草
- 一皮草
- 台湾土豆蔻
- 燕子尾
- 冰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