榆蘑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榆蘑
拼音注音
Yú Mó
别名
大榆蘑
来源
真菌类担子菌纲伞菌目伞菌科榆蘑Pleurotus ulmarius (Bull. ex Fr.)Quel,以子实体入药。
生境分布
分布于吉林、青海。
功能主治
滋补强壮。主治虚弱萎症等。此外并治痢疾。
用法用量
泡酒服。
治痢疾:1.5两,焙干,研细末,日服2次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《*辞典》:榆蘑
拼音注音
Yú Mó
出处
《吉林中草药》
来源
为侧耳科植物金顶蘑的子实体。7~9月采收子实体,去尽泥杂,晒干。
原形态
子实体丛生。菌盖佛手黄至草黄色,光滑,漏斗形,宽3~10厘米;菌肉白色,肉质,具香味;柄偏生,白色,长2~10厘米,粗0.5~1.5厘米,往往基部相连;菌褶白色,稍密,延生,不分叉,狭窄至稍宽。孢于无色,光滑。
生境分布
生于榆、栎等阔叶树的倒木或树干上。分布吉林、河北等地。
功能主治
滋补强壮。治虚弱萎症。
复方
①治萎症(肌萎);榆蘑一斤,用黄酒泡九天,九蒸九晒后,焙成黄色研末,每服一钱。再用榛蘑一两,以黄酒和水煎,煎好后,榛蘑与水共同与前药服下,每天一次,连服十天。
②治痢疾:榆蘑一两半。焙干,研细末,日服二次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大叶胡枝子
- 鳖甲
- 汉中防己
- 甘草
- 玉山芎穷
- 牛儿藤
- 麻皮
- 岩蒿
- 小叶石楠
- 上山虎
- 马比木
- 香茹
- 蝤蛴
- 鸭胆子
- 柘木
- 埃蕾
- 凹瓦韦
- 催吐萝芙木
- 龙头节肢蕨
- 漆树木心
- 毛蜂子
- 紫雪花
- 兰花叶
- 石龙子
- 大叶黄杨根
- 大一箭球
- 云南野砂仁
- 花杜仲藤
- 一把伞
- 土羌活
- 天竺桂
- 麻油
- 龙骨风
- 罗锅底
- 短瓣花
- 杏仁
- 刺鸭脚木
- 胡桃壳
- 莨菪
- 盐蛇
- 山柑算盘子
- 杠香藤
- 半枫荷叶
- 僵蚕
- 土一枝蒿
- 黄颔蛇骨
- 猕猴桃藤
- 震天雷
- 金鸡尾巴草根
- 烟管蓟
- 鸡肫草
- 女贞皮
- 竹叶兰
- 红门兰
- 鸮
- 灰锤
- 甘肃棘豆
- 太白米
- 盐麸叶
- 蝴蝶花
- 余甘子
- 荷蒂
- 黄斑龙胆
- 雀舌草
- 石吊兰
- 玉
- 川山橙果
- 胡杨
- 肾经草
- 老鼠竻
- 盘羊睾丸
- 东北红豆杉
- 蒙花皮
- 桑椹酒
- 刺楸
- 血当归
- 高梁泡叶
- 蒲桃
- 大枣
- 鸭脚罗伞
- 青稞
- 青丝龙
- 红花山牵牛
- 过岗龙
- 珍珠伞
- 紫金砂
- 山樱桃
- 东北雷公藤
- 圆叶碱毛茛
- 云实蛀虫
- 山豆根
- 可爱花
- 枸橘刺
- 鸭胆
- 无花果
- 虾蟆胆
- 乌榄核
- 狸尾草
- 粟米草
- 旋复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