岩石松
《中华本草》:岩石松
拼音注音
Yán Shí Sōnɡ
别名
龙胡子、龙胡须、旱灵草、中华石松
来源
药材基源:为石杉科植物中华石杉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Huperzia chinensis(Christ)Ching[Lycopodium chinense Christ]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,连根拔起,去净泥土、杂质,晒干。
原形态
多年生草本,高约12cm,茎一至二回二叉分枝。叶螺旋状排列,平伸,披针形,长4-5mm,宽约1mm,下部较宽,基部圆楔形,先端渐尖,全缘;中脉不明显,薄革质。孢子囊生在上部叶腋,肾形,黄色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2000m左右的阔叶林下或溪边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东北及陕西、湖北、四川、云南等地。
性味
苦;涩;平
功能主治
祛风除湿;消肿止痛;清热解毒。主肢节酸痛;跌打损伤;带状疱疹;荨麻疹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5-30g;或浸酒。外用:适量,研末调敷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叶下红
- 崖棕根
- 夜交藤
- 叶底珠
- 岩石羊
- 圆叶娃儿藤
- 椰根
- 岩山枝
- 海蚯蚓
- 双翎草
- 黑血藤
- 亚罗椿
- 圆萼刺参
- 榆拟层孔菌
- 苦草
- 广金钱草
- 女金芦
- 圆锥花南蛇藤根
- 奶汁树
- 异穗卷柏
- 卷丹
- 白鹤灵芝
- 楸子
- 牛耳枫枝叶
- 吊吊果
- 乌桕
- 千层楼
- 雀舌豆
- 番石榴干
- 君迁子
- 肉豆蔻
- 蓝叶棵
- 云南莲座蕨
- 茯苓
- 牛耳大黄
- 冬瓜
- 苏铁蕨
- 老鼠竻
- 鹬肉
- 隔山撬
- 菊芋
- 鸭脚木叶
- 百味参
- 桃耳七
- 茯神木
- 肿足蕨
- 破骨风
- 柿花
- 光梗丝石竹
- 水苋菜
- 绿萼梅
- 粟米
- 淡秋石
- 金线包
- 红牛皮菜
- 胡颓子
- 大毛红花
- 儿茶
- 水鳖
- 大乌爪金龙
- 黄梢蛇
- 礁膜
- 灰毛婆婆纳
- 密陀僧
- 天青地红
- 山苦草
- 盾叶薯蓣
- 金钟茵陈
- 脾寒草
- 煨姜
- 豆腐
- 狗脊
- 曼陀罗子
- 鹿尾
- 香果树
- (鱼彭)鱼鳃
- 大块瓦
- 红娘子
- 楮实子
- 金雀马尾参
- 大叶蒟
- 山莴苣
- 毛葡萄
- 楤木白皮
- 磨盘草子
- 二仙桃
- 七里香
- 烂茶叶
- 铜棒锤
- 饭团藤
- 水藁本
- 四大天王
- 铁牛钻石
- 管南香
- 枫香树根
- 蜗牛壳
- 串铃草
- 蛤蜊粉
- 白草根
- 粗皮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