鄂西天胡荽
《中华本草》:鄂西天胡荽
拼音注音
è Xī Tiān Hú Suī
来源
药材基源:为伞形科植物鄂西大胡荽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Hydrocotyle wilsonii Diels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,洗净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多年生匍匐草本,高10-45m。全株密被短柔毛。匍匐茎光滑无毛,节上生根。茎直立或基部平卧上升,不分枝。叶互生;叶柄长4-12cm,被柔毛;托叶膜质,有紫色斑点;叶片圆肾形或心状肾形,长2-4cm,宽3.5-7cm,5-7深裂,中间裂片宽卵形或倒卵形,裂片边缘有复锯齿,两面均被粗伏毛。花序梗单生于茎的上部,与叶对生,长于叶柄;苞片膜质,密生在花柄基部;小伞形花序;花柄光滑;花瓣卵形,有紫红色斑点;花柱幼时内卷,果熟时向外反曲。果实紫红色,熟后紫黑色。花、果期7-8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250-1780m的竹林下或湿润草地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湖北、四川等地。
性味
味苦;性凉
功能主治
清热利湿;解毒活血。主湿热黄疸;痢疾;热淋;石林;口疮;耳痈;跌打损伤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6-15g。外用:适量,捣蛋敷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球兰
- 水茄冬果
- 橡实
- 牛耳草
- 人参花
- 螃蟹七
- 倒爪草
- 虾须豆
- 马齿苋子
- 牛耳散血草
- 花点草
- 马尿烧
- 光梗丝石竹
- 大黄
- 慈竹沥
- 马醉木
- 龙鳞草
- 白屈菜
- 慈乌胆
- 柳叶卫矛
- 野京豆
- 大红袍
- 杨梅
- 大金银花
- 宜梧
- 蛇地钱
- 轮伞五加
- 红毒茴
- 白紫草
- 西伯利亚蓼
- 琼枝
- 仰天钟根
- 峨三七
- 鸭脚罗伞
- 大树三台
- 歪脖子果
- 沙糖木
- 桃叶蓼
- 鲎尾
- 黄花远志
- 竹叶吉祥草
- 磨盘根
- 绒白乳菇
- 金鱼藤
- 挖耳草根
- 半边山
- 毡盖木耳
- 硬叶女娄菜
- 天蓬子根
- 家独行菜
- 蒲圻贝母
- 麻栎
- 紫麻
- 红曲
- 人血七
- 山樱桃
- 骆驼脂
- 大麦醋糟
- 冬凌草
- 海蟑螂
- 漏斗瓶蕨
- 软骨过山龙
- 人指甲
- 芜菁子
- 番红花
- 川素馨
- 象头花
- 白辣蓼
- 夜明砂
- 樟木
- 红蒂蛇
- 楮实
- 日中花
- 兰香草
- 肉穗草
- 毛瓣绿绒蒿
- 大叶沿阶草
- 人参叶
- 黑草
- 白花灯笼
- 菝葜叶
- 忍冬藤
- 公鱼
- 汝兰
- 八角枫根
- 绒毛桢楠
- 满天飞
- 长尾复叶耳蕨
- 秋唐松草
- 野胡萝卜根
- 裂叶崖角藤
- 雄鸡口涎
- 小红苏
- 戎盐
- 野丹参
- 雷丸
- 川党参
- 人参芦
- 岩豇豆
- 榕树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