油柑木皮
《*辞典》:油柑木皮
拼音注音
Yóu Gān Mù Pí
别名
紫荆皮(《生草药手册》)。
出处
《陆川本草》
来源
为大戟科植物油柑的树皮。夏、秋采收。
原形态
植物形态详"庵摩勒"条。
化学成分
树皮中含有蛇麻脂醇、无色飞燕草素。细枝中含鞣料云实精、葡萄糖没食子鞣甙、诃黎勒酸、诃子酸、3,6-二没食子酰葡萄糖,并没食子酸。
药理作用
又名油甘,用其树皮制成100%浓煎液,对金黄色葡萄球菌、乙型溶血性链球菌、绿脓杆菌、弗氏痢疾杆菌、变形杆菌、大肠杆菌均有体外抗菌作用(纸片法、试管法);曾用作注射前或骨科手术和阴囊手术的皮肤消毒剂,无不良反应,故认为有临床使用价值。
性味
《陆川本草》:"甘酸,性寒。"
功能主治
治口疮,疔疮,痔疮,阴囊湿疹,外伤出血。
①《陆川本草》:"杀菌去腐。治口烂,绣球风及疳、疔、漏痔。"
②《云南中草药选》:"止血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~3钱。外用:煎水洗、研末敷。
复方
治外伤出血:油柑树皮干粉撒敷。(《云南中草药选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油柑虫节
- 夜合花
- 油菜子油
- 油鸭
- 藏报春花
- 岩筋菜
- 岩菖蒲
- 岩蒿
- 有柄石韦
- 杨梅叶
- 杨梅树皮
- 仰天钟根
- 圆瓣冷水花
- 岩七
- 岩青菜
- 月季花根
- 杨树花
- 椰子瓤
- 榆荚仁
- 油渣果根
- 油茶
- 叶子花
- 岩兰花根
- 岩豇豆
- 岩青兰
- 椰子油
- 油桐子
- 油茶叶
- 油茶根
- 叶天天花
- 岩乌头
- 岩豆藤花
- 月季花
- 柚叶
- 柚核
- 油柑叶
- 油柑根
- 油桐叶
- 油渣果
- 油茶子
- 亚麻子
- 厓花子
- 友水龙骨
- 岩冬菜
- 岩指甲花
- 岩松鼠骨
- 岩椒
- 岩胡椒
- 岳桦
- 柚
- 柚花
- 竹蠹虫
- 贯众
- 阔叶赤车使者
- 山扁豆子
- 椰子壳
- 叶上珠根
- 油头草
- 油胡桃
- 圆叶乌桕
- 圆叶碱毛茛
- 岩莴苣
- 杨梅叶蚊母树根
- 云香草
- 亚麻
- 叶下珠
- 宜昌荚蒾
- 岩景天
- 岩泽兰
- 岩豆藤根
- 岩风子
- 月见草油
- 杨枸花
- 油炸木
- 油茶花
- 元元草
- 叶上花
- 圆叶南蛇藤茎
- 圆果冷清草
- 岩枣树
- 岩节连
- 岩豆根
- 延羽卵果蕨
- 杨梅树
- 楹树
- 榆叶
- 油鱼
- 仰天钟
- 元宝槭
- 叶上果根
- 咬人狗
- 夜明砂
- 宜梧叶
- 岩丸子
- 岩扫把
- 杨梅
- 栘依果
- 椰子
- 油棕根
- 油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