龟版胶
《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》:龟版胶
制法
先将龟版浸泡7天,取出下锅煮之,和上药料浓缩成胶。装槽散热,凝固后再出槽,切成小块长方形。
功能主治
养血化瘀,滋阴退热。主阴虚蒸热,午后发烧,久嗽痰盛,妇女症瘕血块。
用法用量
每服2-3钱,用黄酒炖化服之,或白开水亦可。
摘录
《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》
《*辞典》:龟版胶
拼音注音
Guī Bǎn Jiāo
别名
龟版膏(《本草正》),龟胶(《本草汇言》),龟甲胶(《四川中药志》)。
出处
《临证指南医案》
来源
为龟科动物乌龟的甲壳熬煮成的固体胶块。
制法
取漂泡后的净龟版,置锅中水煎数次,煎至胶质尽,去滓。将多次煎出的胶液,过滤合并,加入少许明矾粉,静置,滤取澄清的胶液,用文火浓缩(或可加入适量黄酒、冰糖)至呈稠膏状,倾入凝胶槽内,使其冷凝后取出,切成小块,阴干。
形状
为四方形的扁块,长约2.6厘米,宽约2.5厘米,厚约0.8厘米,褐色略带微绿,上面有老黄色略带猪鬃纹之"油头",对光视之,透明,洁净如琥珀。质坚硬,以松脆、透明者为佳。
性味
甘咸,平。
①《医林纂要》:"甘咸,寒。"
②《四川中药志》:"味甘微咸,无毒。"
功能主治
滋阴,补血,止血。治阴虚血亏,劳热骨蒸,吐血,衄血,烦热惊悸,肾虚腰痛,脚膝痿弱,崩漏,带下。
①《本草汇言》:"主阴虚不足,发热口渴,咳咯血痰,骨蒸劳热,腰膝痿弱,筋骨疼痛,寒热久发,疟疾不已,妇人崩带淋漏,赤白频来,凡一切阴虚血虚之证,并皆治之。"
②《医林纂要》:"滋补养肺。"
③《浙扛中药手册》:"滋养止血。"
用法用量
开水或黄酒化服,1~3钱。
注意
胃有寒湿者忌服。
①《本草备要》:"恶人参。"
②《本草从新》:"恶沙参。"
③《得配本草》:"脾胃虚寒,真精冷滑,二者禁用。"
复方
①治寒热久发,疟疾不止:龟胶一两,肉桂五钱,于白术(土拌炒)二两。分作五贴,煎服。(《本草汇言》)
②治妇人淋带赤白不止:龟胶三钱。酒溶化,每日清晨调服。(《本草汇言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满树星
- 大瓦韦膜叶星蕨
- 酸不溜
- 竹叶兰
- 刺果藤仲
- 短柄南蛇藤根
- 刺玫果
- 鹰嘴爪
- 青竹标
- 蒴藋赤子
- 蛇地钱
- 柳杉
- 上山虎
- 蝴蝶暗消
- 淫羊藿
- 狸尾草
- 建兰根
- 云牛膝
- 列当
- 大尾摇
- 黄泡子
- 大花糙苏
- 接筋草
- 野扁豆
- 三加皮
- 紫金砂
- 翅卫矛
- 岩兰花根
- 凤尾铁角蕨
- 圆柏果
- 云豹骨
- 银粉背蕨
- 鸡肫草
- 金鸡尾巴草根
- 一文钱
- 红豆
- 野菰
- 白鹇
- 对叶百部
- 及己
- 甘草梢
- 打箭菊
- 马槟榔
- 榠樝
- 海蟹壳
- 榕树
- 蒲棒
- 少年红
- 大膜盖蕨
- 异叶米口袋
- 灰藋
- 黄龙藤叶
- 金色狗尾草
- 星毛蕨
- 飞蛾藤
- 师实
- 臭牡丹根
- 鷃
- 刺参
- 土大黄
- 水棉花
- 东紫堇
- 多花八角莲
- 枪花药
- 角翅卫矛
- 千金花
- 山百足
- 滇高良姜
- 紫云英子
- 云实根
- 老虎俐根皮
- 密花草
- 红皮
- 杧果核
- 灵芝
- 菊三七
- 峨眉香科
- 云南铁丝莲
- 苦竹茹
- 百蕊草根
- 百足藤
- 雅红隆
- 苍耳
- 毛荚决明
- 羊蹄草
- 雉子筵
- 通肠香
- 冷蕨子草
- 石豇豆
- 鼬鼠肉
- 山铁树叶
- 凤尾猪鬃草
- 鲃鱼
- 羌活鱼
- 金丝刷
- 大头狗
- 文蛤
- 番薯藤
- 制草乌
- 五月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