粉萆
《*辞典》:粉萆
拼音注音
Fěn Bì
别名
黄萆、黄山姜、黄姜
英文名
Rhizoma Dioscoreae Hypoglaucae
来源
为薯蓣科植物粉背薯蓣Dioscorea hypoglauca Palibin的根茎。秋、冬季采挖根茎,除去须根,切薄片,晒干。
原形态
多年生草质藤本。茎纤细,左旋。叶互生,纸质,三角状心形或矩圆状心形,边缘中部以下呈波状,背面有白粉,叶脉7条,沿脉有疏毛,叶干后变黑褐色。花单性异株;雄花序穗状;雌花序为下垂的穗状花序。蒴果近圆形,有3翅,成熟后向上反曲,下垂,翅长超过宽。花期5~7月,果期6~9月。
生境分布
生于山坡杂木林下或林缘。主产浙江、安徽、江西、湖南。
形状
根茎竹节状,类圆柱形,表面皱缩,常残留有茎枯萎疤痕及未除尽的细长须根。商品多为不规则的薄片,大小不一,厚约至0.5mm,边缘不整齐,有的有棕黑色或灰黑色的外皮。切面黄白色或淡灰棕色,平坦,有粉性及不规则的黄色筋脉状维管束。质松,易折断。气微,味苦,微辛。
化学成分
含薯蓣皂甙元(diosgenin),另含雅姆皂甙元(yamogenin)。
性味
性平,味苦、甘。
功能主治
利湿去浊,祛风除痹。用于膏淋、白浊、白带过多、风寒痹痛、关节不利、腰膝疼痛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花木通
- 茄花
- 凤尾蕉花
- 分筋草
- 肥肉草
- 药用倒提壶
- 蜂斗菜
- 凤尾草
- 莸叶醉鱼草
- 慈乌胆
- 燕子尾
- 伏毛苎麻
- 佛手
- 枫树
- 法罗海
- 番石榴皮
- 峨眉耳蕨
- 峨眉香科
- 榧子
- 番薯藤
- 峨参叶
- 耳水苋
- 榧枝叶
- 粉菝葜
- 饿蚂蝗
- 楮茎
- 佛手柑根
- 狐头
- 覆盆子
- 鄂西粗筒苣苔
- 鹗骨
- 川素馨
- 方蟹
- 猫肉
- 蜂蝇
- 鹅胆
- 樗叶
- 浮小麦
- 福参
- 洋芋
- 扶桑金星蕨
- 枫香树叶
- 鹅脚木叶
- 鹅观草
- 扶桑
- 鹅毛
- 发菜
- 淫羊藿根
- 罂粟壳
- 粪鬼伞
- 方儿茶
- 春花胡枝子
- 鄂豆根
- 砗磲肉
- 岩泽兰
- 白苏子油
- 锦地罗
- 马缨杜鹃
- 大画眉草
- 川明参
- 蝮蛇胆
- 残槁蔃
- 地浆
- 蜂蜜
- 土桂皮
- 通泉草
- 鹅骨梢
- 伏毛山豆根
- 枫香树皮
- 粉叶地锦
- 木蜡树叶
- 凤尾搜山虎
- 匐地风毛菊
- 粉绿益母草
- 粉背蕨
- 肥皂荚
- 蝮蛇皮
- 焰爵床
- 鹅首马先蒿
- 凤尾贯众
- 分心木
- 扶桑根
- 番石榴干
- 羊耳朵叶
- 羊肌藤
- 番石榴
- 茯神
- 春不见
- 玉带根
- 鹅掌上黄皮
- 凤仙根
- 粉条儿菜
- 鹅腿骨
- 蜂蜜树
- 江南玄胡
- 峨眉黄芩
- 凤尾铁角蕨
- 峨嵋耳蕨
- 小草
- 二郎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