粉萆
《*辞典》:粉萆
拼音注音
Fěn Bì
别名
黄萆、黄山姜、黄姜
英文名
Rhizoma Dioscoreae Hypoglaucae
来源
为薯蓣科植物粉背薯蓣Dioscorea hypoglauca Palibin的根茎。秋、冬季采挖根茎,除去须根,切薄片,晒干。
原形态
多年生草质藤本。茎纤细,左旋。叶互生,纸质,三角状心形或矩圆状心形,边缘中部以下呈波状,背面有白粉,叶脉7条,沿脉有疏毛,叶干后变黑褐色。花单性异株;雄花序穗状;雌花序为下垂的穗状花序。蒴果近圆形,有3翅,成熟后向上反曲,下垂,翅长超过宽。花期5~7月,果期6~9月。
生境分布
生于山坡杂木林下或林缘。主产浙江、安徽、江西、湖南。
形状
根茎竹节状,类圆柱形,表面皱缩,常残留有茎枯萎疤痕及未除尽的细长须根。商品多为不规则的薄片,大小不一,厚约至0.5mm,边缘不整齐,有的有棕黑色或灰黑色的外皮。切面黄白色或淡灰棕色,平坦,有粉性及不规则的黄色筋脉状维管束。质松,易折断。气微,味苦,微辛。
化学成分
含薯蓣皂甙元(diosgenin),另含雅姆皂甙元(yamogenin)。
性味
性平,味苦、甘。
功能主治
利湿去浊,祛风除痹。用于膏淋、白浊、白带过多、风寒痹痛、关节不利、腰膝疼痛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田野卷耳
- 石韦根
- 黄山五叶参
- 痰火草
- 元元草
- 竹卷心
- 天王七果实
- 山牛蒡
- 黄芩子
- 三对叶丹参
- 豇豆
- 发菜
- 硬骨凌霄
- 金荞麦
- 银边吊兰
- 烟草
- 野兔骨
- 椿白皮
- 蒿枝七
- 黄桷叶
- 小叶三点金
- 罗望子叶黄檀
- 穗花蛇菰
- 栗寄生
- 刺柄莲座蕨
- 香石藤叶
- 垂珠花
- 捆仙丝
- 大金银花
- 红花山牵牛
- 宽叶返魂草
- 狭头橐吾
- 苦竹沥
- 榆耳
- 韭子
- 小叶凤凰尾巴草
- 甘草节
- 杠香藤
- 苎花
- 蕨麻
- 阳桃花
- 大叶酸藤子
- 龙骨
- 土圞儿
- 大半边旗
- 蒲葵根
- 枇杷花
- 安胎药
- 川滇桤木
- 白脚威灵
- 大叶藜
- 风藤草根
- 地骨皮
- 工布乌头
- 海盘车
- 黑血藤
- 黑种草
- 马齿
- 华山参
- 苦苣苔
- 连蕊茶
- 马铃薯
- 茜草茎
- 软骨藻
- 苒苒草
- 三叶金锦香
- 三棱
- 山芭蕉子
- 蛇接骨
- 山莓
- 天山花楸
- 小丁香
- 野海棠
- 乌头叶蛇葡萄
- 阴香
- 阳遂足
- 打箭菊
- 独角莲
- 牛耳大黄
- 大花剪秋罗
- 酒药花
- 大薸
- 蘡薁
- 彩斑桑勒草
- 莓叶委陵菜
- 野黄麻
- 蛇附子
- 竹(鼠留)子油
- 白对节子叶
- 大叶蛇总管
- 毛枝鱼藤
- 辽东栎皮
- 豆腐皮
- 水飞蓟
- 金耳环
- 黄瓜皮
- 落葵花
- 刺蓼
- 鸡树条
- 羊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