矮卫矛
《中华本草》:矮卫矛
拼音注音
ǎi Wèi Máo
来源
药材基源:为卫矛科植物矮卫矛的根、皮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Euonymus nanus Bieb.采收和储藏:秋后采收,洗净,切片,或剥皮晒干。
原形态
矮卫矛 矮小灌木,直立或匍匐,高达1m。叶互生或轮生;无柄;条形或条状披针形,长1.5-3cm,宽2-5mm,边缘常稍外卷。聚伞花序有花1-3朵,总花梗及花梗均细长,丝形,并有明显条形苞片及小苞片;花绿紫色,直径6-8mm,4数,雄蕊无花丝,子房每室具2-6颗胚珠。蒴果成熟时粉红色,扁阔,直径约9mm。种子1至数颗,棕色,基部一半为橙红色假种皮包围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林边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内蒙古、山西、陕西、甘肃等地。
性味
辛;苦;微温
功能主治
祛风散寒;除湿通络。主风寒湿痹;关节肿痛;肢体麻木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0-15g。外用:适量,鲜品捣烂敷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冷水丹叶
- 青皮
- 兰屿肉豆蔻
- 柃寄生
- 过路惊
- 鸡血七
- 向日葵茎髓
- 野苎麻
- 柳叶菜
- 卵叶寄生
- 庐山香科科
- 柳枝
- 栗寄生
- 冷地卫矛
- 林背子
- 冷水丹
- 冷毒草
- 栗柄金粉蕨
- 柳叶藓
- 厚壳树
- 勒管草
- 庐山楼梯草
- 柳叶鬼针草
- 倒莓子
- 帘子藤
- 林荫千里光
- 柳兰叶风毛菊
- 鲱鱼
- 卵叶橐吾
- 冷饭果叶
- 柳花
- 栗花灯心草
- 六角英
- 栗壳牛肝菌
- 六蛾戏珠
- 柳叶剑蕨
- 百花锦蛇
- 蝈蝈
- 陆英果实
- 冷蕨
- 林檎根
- 凉粉藤
- 桃枝
- 柳叶菜花
- 深山黄堇
- 卤碱
- 绒毛粉背蕨
- 庐山瓦韦
- 大花柳叶菜
- 栾樨
- 林檎
- 芡实
- 密脉鹅掌柴
- 卵叶贝母
- 小叶寄树兰
- 鼠皮
- 短叶锦鸡儿
- 石螃蟹
- 峨眉石凤丹
- 杜仲
- 小百部
- 路旁菊
- 金雀根
- 地乌
- 朱蕉花
- 穿山龙
- 黄毛榕
- 猩猩木
- 渐尖毛蕨
- 无患子皮
- 台湾千金藤
- 鲨鱼胎
- 海狸香
- 长柄车前蕨
- 黄荆叶
- 萱草
- 牛耳散血草
- 黄皮根
- 刺菠
- 对叶林
- 葛谷
- 苏铁果
- 栗
- 睡菜
- 痢止草
- 山茴芹
- 毛果珍珠茅
- 梨叶
- 西瓜皮
- 三分三
- 云木香
- 豪猪千
- 大发表
- 两指剑
- 毛果小甘菊
- 云南金莲花
- 鹌鹑蛋
- 杨树花
- 串铃
- 金雀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