骨碎补毛
《*辞典》:骨碎补毛
拼音注音
Gǔ Suì Bǔ Máo
出处
《福建民间草药》
来源
为水龙骨科植物槲蕨或中华槲蕨根茎上的鳞片。
功能主治
治外伤出血及火伤。
复方
①治外伤出血:骨碎补根皮上的线形鳞片毛茸,敷掺伤口,再用消毒纱布罨包,每天用茶油滴入一次,三至七天后即结痂。(《福建民间草药》)
②治火伤:骨碎补毛,用磁器取下研末,菜油调敷患处。患处先用茶洗过。(《贵州中医验方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鸡骨菜
- 紫金牛根
- 贵州远志
- 过山蕨
- 骨牌蕨
- 走边疆
- 蝮蛇蜕皮
- 紫金砂
- 紫金龙
- 贯众叶溪边蕨
- 鸡冠参
- 装饰卷柏
- 革耳
- 长毛风毛菊
- 鬼点灯
- 肺形草
- 飞龙掌血叶
- 过塘蛇
- 过山龙
- 长毛香科科
- 鬼目
- 蝮蛇脂
- 高原点地梅
- 高良姜
- 追骨风
- 钩凝菜
- 福建柏
- 鸡麻
- 蜂蜜树
- 风车儿
- 飞扬草
- 走马胎
- 过山消根
- 钩钱草
- 革叶茴芹
- 高山栲
- 牛筋
- 香木菌桂
- 鳜鱼胆
- 鲛鱼皮
- 蚱蝉
- 粉绿藤
- 繁缕
- 鸡蛋七
- 鬼箭锦鸡儿
- 鸡血李
- 蔗鸡
- 鲸蜡
- 醉马草
- 锅焦
- 骨螺
- 釜脐墨
- 鸡血莲
- 鸡嗉子叶
- 过江藤
- 震天雷
- 鹳骨
- 筋骨草
- 苎花
- 高山黄华
- 鬼臼叶
- 肥皂核
- 鲫鱼骨
- 重唇鱼
- 鸡腿蘑
- 鸡肝
- 钟乳石
- 龟版胶
- 风化硝
- 高山黄华根
- 粉团花
- 革质红菇
- 紫青藤
- 翻天红
- 鸽粪
- 蜇虫
- 防风花
- 针筒线
- 锅粑
- 鳣鱼
- 芙蓉根
- 蜂药
- 防已
- 过腰蛇
- 雉子筵
- 翻背白草
- 腐巴
- 防风叶
- 钻秆虫
- 雉子筵根
- 腹水草
- 苎麻叶
- 贵州花椒
- 光叶水苏
- 风气草
- 醉鱼草
- 锥连栎
- 高山芹根
- 高山大戟
- 芙蓉菊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