苦荬菜
《中华本草》:苦荬菜
拼音注音
Kǔ Mǎi Cài
别名
苦荬、老鹳菜、盘儿草、鸭舌草、苦球菜、兔仔草、牛舌草、土蒲公英、黄花菜、苦碟子、苦丁菜、败酱草、墓头回
英文名
Herb of Denticulate Ixeis
出处
出自《嘉佑本草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菊科植物苦荬菜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Ixeris denticulata (Houtt.) Stebb. [Lactuca denticulata (Houtt.) Maxim.]采收和储藏:春季采收,鲜用或阴干。
原形态
苦荬菜 多年生草,高30-80cm。全株无毛。茎直立,多分枝,紫红色。基生叶丛生,花期枯萎,卵形、长圆形或披针形、长圆形或披针形,长5-10cm,宽2-4cm,先端急尖,基部渐窄成柄,边缘波状齿裂或羽状分裂,裂片边缘具细锯齿;茎生叶互生,舌状卵形,无柄,长4-8cm,宽1-4cm,先端急尖,基部微抱茎,耳状,边缘具不规则锯齿。头状花序排成伞房状,具细梗;总苞长约7mm,外层总苞片小,长约1mm,内层总苞片5,条状披针形;花全为舌状花,黄色,长6-9mm,舌片长4-6mm,先端5齿裂。瘦果黑褐色,纺锤形,稍扁平,长1-2mm,喙长约0.8mm,冠毛白以。花期4-6月,果期7-10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低山的山坡、田野、路旁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我国南北各地。
形状
性状鉴别 本品长约50cm。茎呈圆柱形,直径1-4mm,多分枝,光滑无毛,有纵棱;表面紫红郄至青紫色;质硬而脆,断面髓部呈白色。叶皱缩,完整者展开后呈舌状卵形,长4-8cm,宽1-4cm,先端急尖,基部耳门面,微抱茎,边缘具不规则锯齿,无毛,表面黄绿色。头状花序着生枝顶,黄色,冠毛白以;总苞圆筒形。果产纺锤形或圆形,稍扁平。气微,味苦、微酸涩。[br]以身干、无杂质、无泥者为佳。[br]显微鉴别 茎横切面:表皮细胞1列。皮层薄壁细胞类圆形,3-5列,内含叶绿全,棱脊处有厚角组织;内皮层明显。维管束外韧型,环状排列,束间形成层明显,每个维管豆的木质部间有纤维束相连,纤维多角形,壁厚,木化;木质部导管2-5个呈半径向排列,木薄壁细胞和木纤维均木化。髓部由大型薄壁细胞组成,中央呈空洞。[br]叶表面观:上表皮细胞垂周壁稍呈波状弯曲,无气孔或罕见不定式气孔;下表皮细胞多边形,垂周壁较平直,气孔不定式,众多。上下表皮均无毛茸。
性味
味苦;性寒
鉴别
理化鉴别 取本品粉末1g,加乙醇10ml,加热回流,滤过,滤液用石油醚20ml萃取。乙醇液及石油醚分别进行下列试验:①取乙醇液1ml,加镁粉少许,再滴入浓盐酸数滴,呈红色。(检查黄酮类)②取乙醇液1ml,加盐酸羟胺醇液5滴及氢氧化钠醇液10滴,水浴加温数分钟,冷后用盐酸使成弱酸性,加1%氢氧化钠50ml,回流1h,分取石油醚层蒸干,加1ml冰乙酸使其深解,再加1ml,醋酐,沿试管壁渐渐滴入5-10滴浓硫酸,两液交界面呈红棕色,混匀后呈浓红棕色。(检查甾萜)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;消肿止痛。主痈疖亲毒;乳痈;咽喉肿痛;黄疸;痢疾;淋证;带下;跌打损伤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9-15g,鲜用品30-60g。外用:适量,捣敷;或研末调搽;煎水洗或漱。
各家论述
1.《嘉佑本草》:治面目黄,强力止困,敷蛇虫咬。又汁敷疔肿,即根出。2.《陕西中草药》:清热,解毒,消肿。治无名肿毒,乳痈,疖肿。3.《温岭县药物资源名录》:清凉解毒,消痈散结。治毒蛇咬伤,肺痈,疖肿,跌打损伤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苦荬菜
拼音注音
Kǔ Mǎi Cài
别名
盘儿草(《陕西中草药》)。
出处
《嘉佑本草》
来源
为菊科植物苦荬菜的全草。春季采收,阴干或鲜用。
原形态
多年生草本,高30~70厘米,含乳汁。茎直立,无毛,上部分枝。基生叶倒卵状披针形或匙形,长5~10厘米,宽2~4厘米,先端钝圆,边缘羽形分裂,有时为琴状羽裂,有不规则尖锯齿;茎生叶无柄,基部耳状。头状花序长约5毫米,多数集成聚伞花序;花冠长6~8毫米,舌状,黄色,花舌长4~6毫米,有5齿。瘦果成熟时暗褐色,冠毛白色。
生境分布
生于低山的山坡、路旁草地。我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。
性味
苦,凉。
①《嘉佑本草》:"冷,无毒。"
②《陕西中草药》:"苦,凉。"
功能主治
治肺痈,乳痈,血淋,疖肿,跌打损伤。
①《嘉佑本草》:"治面目黄,强力止困,敷蛇虫咬。又汁敷疗肿,即根出。"
②《陕西中草药》:"清热,解毒,消肿。治无名肿毒,乳痈,疖肿。
③《温岭县药物资源名录》:"清凉解毒,消痈散结。治毒蛇咬伤,肺痈,疖肿,跌打损伤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2~3钱。外用:捣敷。
复方
①治乳痈:先在大椎旁开二寸处,用三棱针挑出血,用火罐拨后,再以苦荬菜、蒲公英、紫花地丁,共捣烂,敷患处。(《陕西中草药》)
②治血淋尿血:苦荬菜一把。酒、水各半,煎服。(《针灸资生经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血叶兰
- 粗榧枝叶
- 高原鸢尾子
- 贵州远志
- 鸡骨菜
- 跳皮树
- 犀牛皮
- 钩栲
- 紫云英
- 杜鹃兰
- 云母
- 云南双盾木
- 杏仁防风
- 南烛叶
- 皂角菌
- 粽巴叶
- 仰天钟
- 鸡公柴果
- 锅粑
- 虎牙
- 金刚散
- 密叶天胡荽
- 鹿筋
- 白云瓜梗
- 生姜汁
- 大叶树萝卜
- 松根
- 浙江七叶树
- 草藤乌
- 短腺小米草
- 玉叶金花
- 枳茹
- 云南美登木
- 沙糖根
- 黄山药
- 掌叶榕
- 羊脂
- 野葱
- 钓鱼竿
- 五脉绿绒蒿花
- 胃寒草
- 毛木通
- 吉祥草
- 三匹箭
- 熟地黄
- 野枇杷
- 乌奴龙胆
- 小草乌
- 蜂胶
- 阴地蕨
- 八角莲
- 过岗龙
- 白石榴根
- 杉木油
- 金丝藤
- 假酸浆花
- 密穗砖子苗
- 藏羚角
- 滇杠柳
- 黄多孔菌
- 核桃青龙皮
- 天花粉
- 紫红鞭
- 红雪柳
- 黄唇鱼心
- 野山楂
- 旱冬瓜
- 砂仁壳
- 长柄赤车
- 狼麻
- 老枪谷
- 珍珠伞
- 小地柏
- 蝮蛇骨
- 桂花
- 白云瓜花
- 银杏叶
- 桦褶孔
- 腊雪
- 小黄泡
- 毒根斑鸠菊
- 矩叶大青
- 一颗血
- 万年柏
- 裸茎千里光
- 泥鳅滑液
- 龙齿
- 鲥鱼鳞
- 香樟叶
- 六角英
- 井底泥
- 牛大力
- 海螺厣
- 三白草
- 龙老根
- 升登
- 玫瑰茄
- 龙须眼子菜
- 九头青
- 血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