草藤乌
《中华本草》:草藤乌
拼音注音
Cǎo Ténɡ Wū
来源
药材基源:为唇形科植物筒冠花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Siphocranion macranthum(Hook.f.)C.Y.Wu[Plectranthus macranthus Hook.f.]采收和储藏:秋季采收,洗净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筒冠花,多年生草本。根茎纤细,铺匐;茎直立,常基部伏地面上升,高250-70cm,中部以下无叶,钝四棱形,单一或有时分枝。叶对生;叶柄长0.5-3cm,靠近叶近于无柄;叶片近膜质,卵圆状披针形,长3-10cm,宽2.5-5cm,先端锐尖,基部宽楔形,边缘疏生具胼胝尖的粗锯瞪,上面绿色,极疏生具节平伏小刚毛,下面较淡,脉上被微柔毛,侧脉4-6对。总状花序顶生,单一或有时具花序组成;小苞片对生,宿存,具缘毛,披针形,长4-10mm;花萼花时极细小,长仅约4mm,果时极增大,长达1.2cm,阔钟形,外面被微柔毛,萼齿5,多少呈二唇形花冠粉红、紫至淡紫蓝色,长达2.5cm,筒状,喉部稍扩大,冠檐短5浅裂,2唇形,上唇4裂,裂片卵圆表,下唇稍长,近圆形,稍内凹;雄蕊4,内藏下对较长;柱头2裂,子房无毛。小坚果卵圆形,黄褐色,具点,基部有一小白痕,花期7-10月,果期10-11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常绿林或混交林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广西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。
性味
味辛;性凉
功能主治
疏风清热;解毒消肿。主风热感冒;头痛目赤;痈疮肿毒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-9g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草豆蔻
- 葱汁
- 柴胡
- 橙子皮
- 草灵脂
- 草菇
- 川西小黄菊
- 川麻黄
- 菜头肾
- 柴厚朴
- 蛏肉
- 秤杆升麻
- 穿耳菝葜
- 川白苞芹
- 菜豆树
- 豺皮
- 赤小豆
- 穿破石
- 糙叶树
- 臭山羊
- 川明参
- 草血竭
- 楮实子
- 残槁蔃
- 秤钩风
- 穿石藤
- 臭冷杉
- 莿(木冬)
- 朝鲜崖柏
- 蛏壳
- 楮头红
- 秤杆草
- 粗皮松萝
- 苍白秤钩风
- 草蚂蚱莲
- 川防风
- 藏茴香
- 楮树白皮
- 宜梧
- 糙叶五加
- 翅柄蓼
- 臭菘
- 草地黄芩
- 椿白皮
- 茶油
- 草蜘蛛
- 莼菜
- 脆骨风
- 草本三角枫
- 草金杉
- 葱白
- 蝉翼藤
- 常山
- 常春油麻藤
- 豉虫
- 粗皮蛙
- 臭茉莉叶
- 崇澍蕨
- 雪猪肉
- 粗叶悬钩子
- 臭李皮
- 杨梅根
- 臭黄荆
- 沉香
- 粗叶木
- 粗榧子
- 翅子木
- 臭牡丹
- 臭牡丹根
- 臭黄荆叶
- 常春卫矛
- 慈竹气笋
- 豉汁
- 粗叶卷柏
- 粗榧枝叶
- 臭常山
- 茶子心
- 彩斑桑勒草
- 春花木
- 称星蛇
- 粗毛蹄盖蕨
- 粗黄草
- 茶子饼
- 草灵芝
- 草石蚕
- 柽柳
- 簇生卷耳
- 粗糙凤尾蕨
- 翅柄铁线蕨
- 臭梧桐根
- 臭苜蓿根
- 臭茉莉
- 峨眉紫金牛
- 驴打滚草
- 出山虎
- 黄荆
- 草龙根
- 粗茎罗锅底
- 草本威灵仙
- 臭威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