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红袍
《中华本草》:小红袍
拼音注音
Xiǎo Hónɡ Páo
别名
五叶藤、五月藤、地星
来源
药材基源:为伞形科植物普渡天胡荽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Hydrocotyle handelii Wolff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,洗净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多年生草本,高16-30cm。匍匐茎短;茎直立或平卧上升,细弱,无毛,不分枝。叶互生;叶柄细弱,长3.5-13cm;叶片草质,心状圆形,长2-4cm,宽4-6cm,5-7裂,裂口深达中部以下,几成直角;中间裂片卵状披针形,中部与下部近等宽,边缘疏生不整齐锯齿,齿直立或稍向外糨;两侧裂片略短于中间裂片;表面深绿色,密被粗伏毛,背面淡绿色,平滑无毛;叶脉掌状。伞形花主邓单生于茎顶,与叶对生或腋生;小总苞片细小,略呈紫褐色;小分辩率形花序有花20-28;花白色;花瓣卵形;花柱于果熟时向外反曲。果实心状卵形,长约1.2mm,宽约2mm。花果期7-8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2350m左右的山坡、路旁、林边、草地等阴湿地区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四川、云南等地。
形状
性状鉴别:本品多皱缩,茎细弱而弯曲,光滑无毛,长16-30cm,不分枝。叶互生,多皱缩,完整叶呈心状圆形,长2-4cm,宽4-6cm,5-7裂,中间裂片长卵形或卵状披针形,边缘疏生不整齐的锯齿,表面通常深绿色,密被粗伏毛,背面淡绿,平滑无毛;叶脉掌状,基部有毛;叶柄细弱,长3.5-13cm。质脆。气微,味淡。
性味
味苦;辛;性温
功能主治
祛风除湿;活血止痛;截疟。主风湿痹痛;肢体麻木;小儿喘咳;跌打肿痛;骨折;疟疾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-9g;或泡酒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球序鹅掌柴
- 秋枫木
- 消石
- 蔷薇根
- 相思藤
- 小米柴
- 小齿锥花
- 新疆延胡索
- 星宿菜
- 焮麻
- 秀丽槭
- 胃寒草
- 小红参
- 细果角茴香
- 续随子叶
- 小金牛草
- 桤木枝梢
- 星毛蕨
- 荞麦
- 小红人
- 绣球藤
- 绣球防风
- 缬草
- 萱草
- 新疆香堇
- 杏香兔耳风
- 小火草
- 小白撑
- 细叶刺针草
- 小苏苏棵花
- 小金钱草
- 漆姑草
- 星蕨
- 犀肉
- 鲛鲨白
- 玄参
- 小紫金牛
- 小花鸢尾根
- 苋实
- 菥蓂
- 夏枯草露
- 小麦苗
- 云南美登木
- 芡实
- 荠苨苗
- 小灰包
- 细葛缕子
- 肖鸢尾根
- 腺花香茶菜
- 藓生马先蒿
- 响铃草
- 小黑菇
- 序梗女贞
- 球花马蓝
- 蜻蜒兰
- 狭叶桃叶珊瑚
- 小花八角枫
- 小花酸藤子
- 兴木蒂那布
- 心叶黄花仔
- 新塔花
- 藏羚角
- 芡实根
- 蕲蛇
- 小白薇
- 续断
- 喜马拉雅紫茉莉
- 心叶兔耳风
- 新疆雪莲
- 旋花苗
- 荃皮
- 荠薴
- 喜树
- 曲花紫堇
- 小麦
- 杉木油
- 显脉香茶菜
- 熊油
- 纤冠藤
- 纤齿卫矛
- 小蓝花地丁
- 莕菜
- 夏丸
- 显子草
- 相思子
- 小血藤
- 小赤麻
- 小距紫堇
- 杄木
- 狭叶竹节参
- 小白鱼
- 小青
- 枪乌贼
- 野山楂
- 羌活鱼
- 犀牛皮
- 玄台
- 小白蒿
- 向天蜈蚣
- 小过路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