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紫含笑
《中华本草》:小紫含笑
拼音注音
Xiǎo Zǐ Hán Xiào
别名
青竹兰、黑搜山虎、牌楼七、牌骨七、火烧兰、牛舌片、兰竹参、小乌纱、牌楼笋、羊合七、见血飞、红将军
出处
小紫含笑载于《植物名实图考》卷二十八群芳类,曰:“生云南山中。紫茎抱叶,梢垂紫苞,开口如笑,内露黄白瓣,掩映参差,难为形拟,一名青竹兰。”并附图。从图文看,应为本种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兰科植物大叶火烧兰的根及根茎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Epipactis mairei Schltr.[Amesia mairei(Schltr.)Hu]采收和储藏:秋季采挖,洗净,晒干。
原形态
大叶火烧兰,陆生植物,高达1m。根茎粗短,具几条长根。茎直立,下部具2-4枚鞘。叶5-7枚,卵形至椭圆形,茎上部的叶常为卵状披针形,渐过渡为苞片。总状花序具10-20余朵花,花序轴被锈色绒毛;花苞片叶状,卵状披针形或卵形,短于或几等长于花;花紫褐色或黄褐色,下垂,直径可达2cm;中萼片近椭圆形,长12-15mm,背面疏被短柔毛,侧萼片和中萼片几等长但稍宽,背面被毛;花瓣卵形较萼片为短;唇瓣几与萼片等长,后部近椭圆形,中央凹陷,具2-3条鸡冠形褶片,侧裂片及先端钝;前部稍肥厚,中部缢缩多少呈葫芦状,先端钝;合蕊柱连花药长8-10mm;子房棒状,长12-15mm,被绒毛。花期7-8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林下或草坡上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西南及陕西、甘肃、湖北、湖南、西藏等地。
性味
味甘;微苦;性平
功能主治
行气活血;清热解毒。主肺热咳嗽;气滞胸痛;吐泻;睾丸肿痛;风湿腰痛;跌打损伤;疮痈肿毒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6-9g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小鱼仙草
- 心叶风毛菊
- 蚯疽草
- 小石韦
- 细梗胡枝子
- 仙人杖
- 漆子
- 星状风毛菊
- 小花鸢尾
- 小蒜
- 小金发藓
- 小黄泡
- 槭叶草
- 球穗花千斤拔
- 秋牡丹根
- 秦皮
- 旋鸡尾
- 狭叶荨麻
- 细叶七星剑
- 小筋骨藤
- 细叶防风
- 细辛
- 响叶杨
- 鹿筋
- 茜草
- 狭叶海金沙
- 煨姜
- 小箭草
- 细叶黄杨
- 细木通
- 小黄连刺
- 心叶荚蒾根
- 悬钩子
- 小地柏
- 熊骨
- 小花花椒
- 小金狗
- 小鱼眼草
- 草藤乌
- 悬钩茎
- 细叶香桂
- 小蓑衣藤
- 腺毛金星蕨
- 新疆芍药
- 蔷薇叶
- 蔷薇露
- 小米口袋
- 小绿芨
- 小茜草
- 球序鹅掌柴
- 秋枫木
- 茜草根
- 消石
- 蔷薇根
- 相思藤
- 小米柴
- 小红袍
- 小齿锥花
- 新疆延胡索
- 星宿菜
- 焮麻
- 秀丽槭
- 胃寒草
- 小红参
- 细果角茴香
- 续随子叶
- 小金牛草
- 桤木枝梢
- 星毛蕨
- 荞麦
- 小红人
- 绣球藤
- 绣球防风
- 缬草
- 萱草
- 新疆香堇
- 杏香兔耳风
- 小火草
- 小白撑
- 细叶刺针草
- 小苏苏棵花
- 小金钱草
- 漆姑草
- 星蕨
- 犀肉
- 鲛鲨白
- 玄参
- 小紫金牛
- 小花鸢尾根
- 苋实
- 菥蓂
- 夏枯草露
- 小麦苗
- 云南美登木
- 芡实
- 荠苨苗
- 小灰包
- 细葛缕子
- 肖鸢尾根
- 腺花香茶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