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蓑衣藤
《*辞典》:小蓑衣藤
拼音注音
Xiǎo Suō Yī Ténɡ
别名
小木通(《中国药植志》)。
出处
《中国药植志》
来源
为毛茛种植物小蓑衣藤的根或茎叶。全年可采。
原形态
落叶蔓生灌木,高可达5米。茎绿色至褐色,有条纹,一年生枝有密毛,旋即脱落。单数羽状复叶对生;叶柄长至7厘米,具条纹及淡褐色毛;小叶5~7片,顶端小叶时有连生者,具柄;小叶片卵形,长2~5厘米,宽1~3厘米,全缘或具2~3阔齿,两面均具短毛。圆锥状花序腋生,梗长2~8厘米,有毛,序上有叶戌小叶状苞片;花两性,白色;花被4~5片,倒卵形,顶端圆形,微凹,外面密被绒毛,内面较稀;雄蕊多数,花粉囊短于花丝;雌蕊多数,子房上位,花柱有长白毛,柱头侧生。瘦果扁卵形,黑色,无毛,宿存花柱展长,具白色羽状毛.花期夏、秋季。
生境分布
生林下、灌丛中。分布甘肃、陕西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
性味
《陕西中草药》:"辛,温。"
功能主治
①《中国药植志》:"发表,利小便。"
②《陕西中草药》:"行气活血,祛风湿,止痛。治跌打损伤,瘀滞疼痛,风湿性筋骨痛,肢体麻木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~4钱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漏斗瓶蕨
- 挖耳子草
- 凤眼果根
- 苍耳根
- 榆蘑
- 风兰
- 龙珠子
- 锯齿草
- 红敷地发
- 扁豆叶
- 羊角桃
- 齿瓣延胡索
- 大叶子
- 歪脖子果
- 插田泡
- 对叶榕
- 郎伞木
- 香菇
- 蛇婆
- 苦竹叶
- 荚蒾
- 七里香
- 砂仁壳
- 海松子
- 淡秋石
- 毛葡萄
- 华萝藦
- 蛮刀背
- 仙鹤草
- 新塔花
- 芭蕉叶
- 飞天蜈蚣
- 黄瓜叶
- 短茎独活
- 狗肝菜
- 和合草
- 蚯蚓
- 石韦
- 太平莓
- 蜗牛壳
- 密陀僧
- 水禾麻
- 矮地茶
- 粘鱼须
- 薄雪草
- 中华莛子藨
- 鸡枞
- 接骨木
- 狼油
- 梓白皮
- 狗肉
- 红山药
- 理肺散
- 西洋菜干
- 毛蕊花
- 点腺过路黄
- 多茎野豌豆
- 山慈姑花
- 东方荚果蕨
- 楮实
- 鸡爪槭
- 蝮蛇皮
- 挖耳草根
- 鹤肉
- 榕须
- 马蹄金
- 白草根
- 匙叶黄杨
- 王瓜子
- 蕨菜
- 菜豆树
- 刺菠
- 老君须
- 窝儿七
- 无粉报春
- 巴东岩白菜
- 小寸金黄
- 费菜
- 东方狗脊
- 蕹菜
- 川木通
- 桃耳七
- 球花党参
- 黄瑞木
- 花榈木
- 七叶一把伞
- 一支箭
- 石柑子
- 蚌花
- 赶山鞭
- 楮实子
- 水藁本
- 枫香树根
- 饴糖
- 山大颜
- 鲤鱼
- 金线草
- 石灰华
- 龟胶
- 桉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