苒苒草
《中华本草》:苒苒草
拼音注音
Rǎn Rǎn Cǎo
别名
铁线莲、透骨草、灰绿铁线莲
英文名
Herb of Yellowbell Clematis
出处
出自《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毛茛科植物粉绿铁线莲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lematis glauca Willd.[C.orientalis L.var.glauca Maxim.]采收和储藏:全草,夏秋季采割,去净杂草,晒干。根,秋季采,洗净,切段,晒干。
原形态
粉绿铁线莲,草质藤本。茎纤细,有棱。叶对生,一至二回羽状复叶;小叶有柄;小叶片2-3全裂或深裂,或浅裂至不裂,中央裂片较大,椭圆形或长圆形,或长卵形,长1.5-5cm,宽1-2cm,基部圆形或圆楔形,全缘或有少数牙齿,两侧裂片短小。通常为单聚伞花序,有3朵花;苞片叶状,全缘或2-3裂;萼片4,黄色,或外面基部带紫红色,长椭圆状卵形,长1.3-2cm,宽5-8mm,先端渐尖,外面边缘有短绒毛,内面无毛或偶有极稀疏柔毛;花瓣无;雄蕊多数;心皮多数。瘦果卵形或倒卵形,长约2mm,宿存花柱羽毛状,长约4cm。花期6-7月,果期8-10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000-2600m山坡或路旁灌木丛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内蒙古、河北、山西、陕西、宁夏、甘肃、青海、新疆。
形状
性状鉴别 茎纤细,缠绕成团或截成段。叶对生,完整叶为一至二回羽状复叶,具细长柄;小叶片披针形或卵形,2-3全裂或深裂,中央裂片较大,全缘,两侧片较小;表面绿色,质脆易碎。气微,味微辛。
性味
辛;温;小毒
归经
心;胃经
功能主治
祛风除湿,解毒散结;疏风止痒。主风湿性关节痛;肠炎;痢疾;痈肿疮疖;皮肤瘙痒;蛇虫咬伤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6-9g。外用:适量,捣敷;或熬膏,涂;或煎汤洗。
注意
孕妇禁服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苒苒草
拼音注音
Rǎn Rǎn Cǎo
别名
铁线莲、透骨草、灰绿铁线莲。
出处
《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》
来源
为毛茛科植物粉绿铁线莲的全草。夏、秋采割,除去杂草,晒干。
原形态
攀援灌木,茎叶近无毛。叶绿色,1~2回羽状复叶,具细长柄;羽片通常2,具长柄,3出,全缘,小叶卵形或椭圆形,长1~4厘米,有时长线形、披针状线形,很少3裂。圆锥花序腋生;花淡黄色或淡绿色,很少外部带红色;萼片卵状披针形,长1.5~2厘米,边缘有密短毛,内面有时有毛。瘦果卵形,扁;花柱长3~9厘米。
生境分布
生于固定沙漠、山坡、草地。分布内蒙古、宁夏、甘肃、新疆等地。
性味
辛,温。
功能主治
祛风湿,止痒。治慢性风湿性关节炎,消化不良,呕吐,肠痈,疮疖,瘙痒。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2~3钱。外用:煎水洗或熬膏敷。
复方
①治慢性风湿性关节炎,关节疼痛:苒苒草二至三钱。水煎服。
②治疮疖:苒苒草。熬膏外敷。
③治瘙痒症:苒苒草枝、叶。煎水外洗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苒苒草
拼音注音
Rǎn Rǎn Cǎo
别名
粉绿铁线莲、灰绿铁线莲、黄花铁线莲、透骨草
来源
毛茛科苒苒草Clematis glauca Willd.,以全草入药。
生境分布
内蒙古、河北、宁夏、甘肃。
性味
辛,温。
功能主治
祛风湿,止痒。
慢性风湿性关节炎,关节疼痛:全草2~3钱,水煎服。
疮疖:熬膏外敷。
瘙痒症:枝、叶水煎外洗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鸭脚黄连
- 黑阳参
- 南瓜七
- 太白三七
- 鸱鸺
- 香鼬
- 黑塔子叶
- 石腊竹
- 浙雁皮
- 莴苣
- 野辣烟
- 黑顶卷柏
- 匙羹藤
- 龙骨
- 刺血红
- 铁棒锤茎叶
- 鲤鱼目
- 毒蛆草
- 凤眼草
- 卵叶水芹
- 对叶草
- 稻草
- 大毛红花
- 复羽叶栾树
- 铁色箭
- 水杨根
- 水马桑
- 桃儿七果
- 野灯草
- 鳢鱼血
- 刺南蛇藤
- 葵花大蓟
- 塔黄
- 花叶矮沱沱
- 血当归
- 忍冬藤
- 铁灯台
- 黄背草果
- 细叶桉叶
- 牛尾菜
- 鸡爪芋
- 入地蜈蚣
- 蔓胡颓子根
- 紫筒草
- 潺槁树
- 合血香
- 地钱
- 蓝花侧金盏
- 饺剪藤
- 酸模
- 都咸子
- 豆腐浆
- 徐长卿
- 香石藤果
- 芦子
- 蝎子七
- 香榧草
- 大狼毒
- 刺芋
- 鹿骨
- 小旋花
- 蚕茧
- 镜面草
- 血参
- 柳白皮
- 黄泡子
- 胆星
- 一点血
- 蛋不老
- 澄茄子
- 地红子根
- 柿皮
- 鹅观草
- 肉桂油
- 小黄鼠狼
- 黄桷根
- 华东瓶蕨
- 云南美登木
- 赤车使者
- 桃枝
- 紫玉簪根
- 粟米草
- 鸡桑叶
- 葛菌
- 清香桂
- 阳桃
- 透骨草
- 野猪蹄
- 卵叶贝母兰
- 红叶树子
- 朝鲜当归
- 石米
- 三钻七
- 河豚子
- 莸
- 假菠菜
- 白花夏枯草
- 鸡冠苗
- 金石斛
- 鹿葱